ID: 784984

水土流失的治理

日期:2025-10-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66270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水土流失,治理
  • cover
(课件网) 对当地的危害———侵蚀、土地贫瘠、农业低产…… 对下游的危害———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害…… 水土流失的危害: 分析水土流失 大到暴雨 A 泥 沙 土 质 地 B 小到中雨 砾 质 地 面 C D 读右图: 1、A、B、C、D四处水 土流失最严重和最轻 的是?为什么? B处最严重; C处水土保护最好. C处降水强度小,植被覆盖率高,坡度小; B处降水强度大无植被,土质细小松散,坡度大。 同等降雨量、同样的坡度、不同植被下的水土流失 植被减少使相同降水条件下河流径流量加大,侵蚀加剧,“水”的流失和“土”的流失量大大增加 分析水土流失 2、根据上述分析总结,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 降水强度、 地面坡度、 地表植被、 地表物质构成等因素 都能影响到水土流失量的大小 大到暴雨 A 泥 沙 土 质 地 B 小到中雨 砾 质 地 面 C D 40N 35N 110E 105E 位置特征: 经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东—太行山 西—乌鞘岭 南—秦岭 北—长城 35 N~ 40 N ; 105 E~114 E 季风区向非季风区过渡地带 40N 35N 110E 105E 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 2.气温特点:冬夏气温高低 3.降水特点:降水量多少、降水季节分配特点等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温带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 年降水量485mm 年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多暴雨 地形特征: 1.地形类型:地形区 2.地势:地势高低、起伏变化 3.地表形态: 4.地貌类型: 地势较高,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千沟万壑 黄土地貌 黄土高原 水文特征: 1.补给: 2.径流量:总量、汛期等 3.含沙量: 4.结冰期: 5.水能: 含沙量高 有结冰期 水量较小,汛期在夏季且年际变化大 以降水为主要补给 落差大,水能较丰富 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生态 环境 脆弱 限制 人类 活动 水土 流失 过 渡 性 黄土高原 占全国比例 面积 8.3% 人口 12% 水资源 2.5% 耕地 15% 粮食产量(晋、陕1998年) 4.65% 人地矛盾尖锐 植被破坏 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 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农作物产量下降 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恶性循环 开矿 想一想: 面对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作为政府领导,我们应该…… 作为科技人员,我们应该…… 作为普通公众,我们能作些什么? 小流域综合治理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坡 面 水 流 改变坡面;水流路线;降低水流速度; 促进泥沙就地沉积。 小流域综合治理 ———拦泥保土,有效地减少了入黄泥沙 ———淤地造田,提高了粮食产量 ———促进水资源利用,解决农民生活生产用水 ———促进退耕,改善生态环境 ———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利于区域防洪减灾,保护下游生产安全 ———以坝代桥,改善交通条件 荒坡建梨园 沙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灌木,根系发达,有根瘤,一般生长在干燥、寒冷的贫瘠的山区。沙棘果和叶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是珍贵的药食植物资源。 品种 沙棘果 中华猕猴桃 红枣 山查 苹果 梨 葡萄 桃 西红柿 vc含量 (mg/100g) 825 100—420 380 39 5—46 2—28 4 9 10—61 相比倍数 1 2—8 2—2.5 20 20—150 50—400 200 150 15—80 沙棘3年即可结果,鲜果500~700元/吨 ,7~10吨/公顷,可与紫花苜蓿套种,再增收1倍,若加工成相关饮料、果酱等可增收5~6倍,若加工成药品、营养食品,增收100~200倍…… 小流域综合治理 重点———保持水土 保塬、护坡、固沟 措施———三结合”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农业技术措施 1、分析甲图所示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两图示区域共同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两方面比较产生该问题的成因 3、探讨两地区治理该问题时的可行性措施 练习 甲图 乙图 资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