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51314

4.3 质量守恒定律 说课稿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0次 大小:5897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质量,守恒,定律,课稿
  • cover
质量守恒定律 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节选自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它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原因和应用,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初步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节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不仅是本单元的重点,也是整个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同时,该节内容还是中考化学的一个必考考点。如:08云南中考第23题、 09云南中考第27题、09昆明中考第14题、10玉溪11题、10曲靖15题、10普洱7题、11成都18题、12成都6题、13成都13题。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对中考化学以及后续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目标 层次 目 标 目 标 分 析 知识 与 技能 ①记住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能理 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和化学变化 质量守恒的原因。 ②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 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目标的确定是因为,根据教材分析,如何将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转换呢?质量守恒定律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理论基础。 过程 与 方法 ①在探究活动中注重锻炼学生的交流和表达能力、分析和观察能力。 ②培养学生运用实验的方法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探究能力。 初三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归纳能力刚有雏形,但缺乏足够的深度和广度,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才能逐步形成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 证唯物主义观点。 ②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初中学生对化学基本概念和理论的学习有一定难度,但他们对化学实验很感兴趣,好奇心强、有强烈的求知欲,能否利用教材渗透对人的学习品质培养,是把新的教育理念落实到课堂的关键。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建立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1、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参加”和“质量 总和”的理解. 2、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理解 3、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具体反应 难点突破方法:1、借助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实验的分析与改进,帮助学 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总和”。 2、借助镁条燃烧的实验讨论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参加”。 3、动画模拟电解水的微观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质量 守恒定律的本质原因。 (四)考情分析 本课题为中考的考查热点,纵观近六年成都中考化学,其命题范围包括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以及应用,常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或分析计算等形式考查,分值在4~8分左右。 学情分析 (1)学生的知识状况:已了解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反应的实质,初步掌 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反应。 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对化学探 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刚开始化学学习,情绪和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 奇状态,我紧紧抓住这一点。 学生认知过程分析: 认知顺序:从单一物质的质量到各物质质量总和最后到参加反应的各 物质质量总和。 从实验证明守恒到从微观和本质角度去理解守恒。 认知障碍:从开放体系到密闭体系、从分步称量到整体称量的实验“思维” 转换;从宏观到微观,从物质质量到微粒质量的理性思维转换。 三、遇到的困惑及解决方案 两点困惑: 本堂课实验多,时间紧。怎样设计课堂,才能既节约时间,又不妨碍学 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建构和认知。 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