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54975

一年级上册美术-第15课 钓鱼真快乐 教案

日期:2025-11-08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35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一年级,上册,美术,15课,钓鱼,快乐
  • cover
课题:钓鱼真快乐 课型:设计·应用 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标对设计应用课的要求,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学生熟知的《海底总动员》的动画片导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鱼的形、色、动态,从而了解鱼的结构,再用泥塑方法制作一条美丽的鱼,最后以水族箱形式展示学生作品,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本课学习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学习重点主要放在激趣上。通过游戏以及丰富生动的图片、录像资料,将美术学科与语文等学科整合。 整个教学中,教师起穿针引线的作用,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创作、评价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培养探索、创新精神和环境保护意识,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鱼的结构,认识各部位鱼鳍。 2.能力目的:学习简单的泥塑方法,培养学生对材料的认识、运用能力以及设计、制作能力。 3.情感目的:体验合作、探究、发现的愉悦,激发自信心和美术学习的兴趣,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用材料制作鱼的各个部件,表现鱼。 教学难点:鱼的制作及装饰。 教学具准备: 教师:用彩泥制作的鱼、铅笔、水族箱。 学生:彩泥、铅笔。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口语训练内容及方法: 上课 教学思路: 通过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渗透德育。以提问、小组合作等活动形式了解鱼的结构、形状、色彩,尝试动手制作一条可爱的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一条鱼,培养学生相互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最后,学生将做好的鱼放入水族箱展示,并尝试自评或互评,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师课前收集鱼的图片、动画影像资料,制作一个水族箱和一条小鱼。 二、教学过程: (1)视频导人阶段。 ①教师展示《海底总动员》动画片引导学生欣赏,导人新课。 本环节通过视频导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感受阶段。 ①展示鱼的模型,引导学生回答。如你知道小鱼有哪些部位组成的吗?有什么特点?长在什么地方?教师带着学生分析鱼尾、腹鳍、胸鳍、眼睛、嘴巴的位置、形状。让学生直观了解鱼由哪些部位构成。 ②设置拼拼乐游戏,每组派5名学生,分别拿着卡纸做成的鱼尾、腹鳍、胸鳍、眼睛、嘴巴,往鱼身上贴。巩固学生对鱼结构的认识。 (3)示范阶段。 ①把一团橡皮泥揉成椭圆形,然后轻轻压扁做成鱼身; ②把一小团橡皮泥搓圆,对折,再压扁做成鱼尾; ③取两小团橡皮泥做成宽大的胸鳍; ④取两小团橡皮泥做成细长的腹鳍; ⑤取两小团橡皮泥做成细小的臀鳍; ⑥取一小团橡皮泥做成长条背鳍; ⑦取两小团橡皮泥做成两粒圆球,再按压上鱼头,做成鱼眼睛; ⑧用铅笔搓进嘴巴的位置,前后晃动,做成嘴巴; ⑨最后自主添加五颜六色的花纹。 (4)实践阶段。 学生进行创作实践,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制作小窍门向大家介绍,鼓励完成制作的小组帮助制作能力较差的小组。 本环节意在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5)展示、评价阶段。 ①老师协助学生把做好的小鱼穿入铁丝,挂到水族箱中。 ②从制作方法、形状等方面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鱼是什么样的,最喜欢哪条,为什么。 本环节让学生以游戏的方式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大胆发表自己的感受,学会评价。 (6)收拾整理、知识延伸阶段。 ①引导学生收拾好学习用具和材料,将桌面、地面清理干净,把剩余的彩泥收集放好。 ②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③课后延伸:你还知道更多的关于鱼的知识吗?你是从哪里了解到的? 说说你知道的鱼以外的动物,动物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是怎样的? 本环节意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对课外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