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55021

7《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2课时课件(共30张PPT)+素材

日期:2024-05-0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26次 大小:132684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时,课件,30张,PPT,素材
    (课件网) 第二单元 第七课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语文九年级上册(部编版) 第一课时 利用课堂上老师提供的本课学习资源,调整自己的阅读心态,进入课文的学习情境。 调整心态,进入情景 学习活动(一) 18世纪的中国历经康雍乾等数代帝王的苦心营造,一座辉煌的“万园之园”展现在世人面前。但随之而来的一场浩劫却使这座名园化为灰烬,仅留下几根石柱见证这段屈辱的历史。造成这一浩劫的是当时的英法联军。这时候,欧洲有一位伟大的文豪站出来愤怒谴责这两个国家制造的这一暴行,义正词严,大义凛然,发出了正义的呼声,举世震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读雨果的这封《给巴特勒的信》。 学习目标 1.了解本文作为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的观点。 2.分析文章的结构,理清作者的思路。 3.理解本文在写作上善于铺陈、类比,以及运用反语的特点,体会其表达效果。 阅读课堂上老师出示的本课学习目标,调整自己的阅读取向,明确课文的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2) 学海导航,明确目标 作家作品 雨果(1802~1885),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创作期长达60年之久。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剧本、哲理论著,给法国文坛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利用本课学习资源,了解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化常识,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3) 拓展视野,前置补偿 写作背景 1856年~1860年,英、法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我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打开中国大门后,看到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眼花缭乱的侵略军马上开始了疯狂的劫掠。接着,联军司令部下达了可以“自由抢劫”的通知,一万多名英法官兵争相入园,个个满载而归。连续多天的抢劫之后,英国人额尔金又提出:“只有烧毁圆明园一事,最为可行……此举能使中国皇帝产生最大的震动。”英国首相巴麦尊对此不仅同意,还说:“如果北京皇宫遭受同样对待,我将十分高兴。”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手持火把再度进入圆明园,到处点火。园内300多名太监、宫女和工匠葬身火海,这座巨大宫苑烈焰腾起三天,余烟月余 不息。真可谓“一炬毁名园,千古江山留恨迹”。而作为强盗之一的巴特勒上尉,却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的所谓的“胜利”捧场。但是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他以人类的良知,于1861年11月25日写了这封回信,痛斥了英法联军的罪恶,同时对中国遭受的空前劫难寄予了深切同情。 读读写写 赞誉 琉璃 珐琅 晨曦 瞥见 箱箧 给予   制裁 勒住 yù liú li fà láng xī piē qiè jǐ cái lēi 默读一遍课文,查阅工具资料,掌握本文生字词的音形义,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4) 认读课文,积累词语 zāng( )物   huǎng( )若 眼花liáo( )乱 惊hài( ) jié( )掠 zhuì( )满 chóu( )缎 赃 恍 缭 骇 劫 缀 绸 记记背背 1.赃物: 2.箱箧: 3.制裁: 4.荡然无存: 5.不可名状: 贪污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箱子。 用强力管束并惩处,使不得胡作非为。 形容原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不存在。 不能够用语言形容。名,说出。 听读课文 听读一遍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思考助读题,绘制本文结构思路导图。课前完成自我测评,课堂互动反馈。 学习活动(5) 解读课文,理解文意 整体感知 1.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书信的主要内容。 【合作交流】赞美圆明园和讽刺侵略者。 2.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这件事,雨果是什么立场和态度? 【合作交流】站在人类的立场,立场明确,态度坚定,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进行了强烈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