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61666

冀教版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 10.图文处理 教案

日期:2025-09-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7次 大小:1402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教版,七年级,全册,信息技术,图文,处理
  • cover
《图文处理》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学习,对Word2003操作界面已经比较熟悉,对于编辑文本、设置格式、插入艺术字等功能已比较了解,能独立应用。此外,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均充满浓厚的兴趣,但学生间在学习基础、个性特长、思维方式、动手能力等多方面存在较多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困难,但同时也成为一种宝贵的教学资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理解图文混排、文字框的概念与作用。   ② 通过动手设计与制作,逐步领悟编排图文并茂作品的基本方法。   ③ 初步掌握图文混排作品的整体设计思路与基本制作方法。 (2)能力目标:   ① 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在文稿中插入图像,并能调整图像的大小、位置、边框、阴影、绕排方式等。   ② 能够在文稿中插入文字框,并能够调整文字框的属性。   ③ 掌握编排图文并茂作品的基本方法和思路。 (3)情感目标:   ① 通过亲手操作实践,让学生逐步认识应用软件的基本操作规则,同时领悟到隐藏在基本操作背后的作品整体设计思想,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   ② 通过制作图文并茂的文稿,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在文稿中插入图像并调整图像的大小、位置。 (2)设置图像的边框、阴影、绕排方式的属性。 (3)插入文字框,设置文字框的属性。 (4)设计并编排出图文并茂的作品。 四、教学方法   利用校园网络,将图文混排的操作演示放在网络上,引导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自我探究,并参照演示自己动手进行操作。鼓励学生在操作过程中,能举一反三,尝试教村中未介绍的编辑方法并观察、比较其效果;发挥团体协作的情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锻炼自学、探究、总结概括的能力。 五、教学用具   计算机网络教室、《信息技术》网站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导入:展示两本不同的杂志,一本纯文字,一本画报。根据学生的反应引入图像信息的特点,与文字信息配合的重要作用。 展示插入图片和未插入图片的Word文档 ?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一、图片操作 ?   1.插入图片。 ? ? ?  (一)板书: ? 一、图片操作 ? 1.插入图片。 ? (二)广播演示插入图片的过程。 ? (三)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1.学生观察插入图片的过程。 ? 2.打开《排版练习要求》文档,按要求操作。 1.教师提供文字材料。 ?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图片调整。 ?   导入:插入的图片大小、位置不合适,如何对它进行调整呢? ?    (一)板书: ? 2.调整图片。 ? (二)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 (三)教师收集问题,并将问题分析,整理,展示问题 ? (四)共同解决可解决的问题 1.学生在课本的帮助下,自主探索学习如何调整图片的大小和位置。 ? 2.对照文字块的复制、删除等操作,总结一下对图片的操作。 ? 3.学生展示学习结果,提出问题。 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图像加工 ?   导入:Word还可以对图片进行加工处理,如:对比度的调整,亮度等。 ?      板书: ? 3.图片加工。 ? 展示工具条。 ? 教师巡视, 个别指导。 ?  教师总结。 1.相邻3~4人结成小组,分工探索各按钮功能,并互相讲解。 ? 2.学生演示各按钮功能。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   4.图文混排 ?   导入: ?   提问:同学们希望图片和文章是如何排列的? 板书: ? 4.图文混排 ? 展示各种排版方式的例子 ?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一)学生根据书上的菜单提示,找到自己满意的图文混排方式,并比较各种混排方式的不同。 ? (二)总结插入多个图片时如何设置图片层次。 ? (三)学生展示排版结果。 1.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仔细观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