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活动与气候 【学习内容】 全球气候变暖、酸雨、臭氧洞、城市热岛与雨岛 【学习目标】 1.了解温室效应、城市热岛和雨岛效应、酸雨产生的原因。 2.了解它们对人类经济活动和生存环境带来的潜在的深刻影响,以及解决的措施。 3.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培养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培养人文精神。 【学习重点】 温室效应及形成的原因。 【学习难点】 城市热岛效应。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大气环境 问题 问题表现 成因探究 主要影响 对策措施 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人类活动排入大气中的CO2.N2O、 CH4.氟利昂等 温室气体的数量不断增大,产生温室效应)。 1.燃烧矿物能源; 2.毁林,特别是对热带雨林的破坏; 3.森林火灾、生物呼吸等。 4.自然原因:太阳活动、大气环流、火山活动、地壳运动、动物的某些生理活动等 1.引起海平面上升; 2.引起全球大气环流调整和暖热气候向极地扩展,导致生态系统的调整 3.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会增加; 4.可能导致干旱、洪涝、暴雨等灾害事件的增加。进而导致世界各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2.植树造林,缓解温室效应。 3.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担共同而有差别的责任。 4.适应:尽早建立完善的极端天气事件应急机制。 臭氧洞 臭氧层的臭氧减少 1.人类活动(使用氟利昂是重要原因); 2.太阳活动。 1.引起全球气候变化,造成自然灾害; 2.紫外线辐射增强会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动植物的正常生长等 1.禁用氟氯烃; 2.开发氟氯烃替代产品 酸雨 形成降落到地面PH值不大于5.6的大气降水。 燃烧矿物能源后产生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等酸性气体,在太阳光、水汽的作用下生成硫酸和硝酸等,随雨、雪、雹、雾和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降落到地面 1.导致森林成片死亡; 2.湖泊酸化,鱼虾绝迹; 3.土壤酸化,使农作物减产甚至死亡; 4.造成地下水酸化,引起对人体的危害; 5.腐蚀建筑物和工业设备,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6.腐蚀露天文物,加速文物的破坏甚至毁灭。 1.无污染干净能源 2.汽车尾气净化 3.城市集中供热,禁烧秸秆 4.筛选和培植抗酸雨农作物和树种 5.给文物加个罩,综合治理 6.环保呼唤公众参与 城市热岛 市中心气温比郊外高(城市产生的巨大能量,使城区成为处在凉爽郊区农村包围中的温暖岛屿)。 1.人为大量排放热量 2.城市温室气体浓度高,增温强; 3.废气、烟尘、低云、雾多,不易散热; 4.高楼多,通风不良 5.缺少绿地。 1.导致城市夏季更闷热,影响人体健康和工作; 2.加剧大气污染,破坏城市自然环境。 1.科学规划城市建设; 2.增加绿化和水域面积; 3.减少城市热量排放。 城市雨岛 城市雨量比郊区农村多。 1.城市空气多尘埃 易产生低云与对流雨; 2.城市下垫面较粗糙阻碍降水天气系统的移动,延长了城区降水时间; 3.高楼多,增强上升气流。 降水过量影响生活与生产 1.科学规划城市建设(少建高楼); 2.治理污染,减少凝结核。 二、知识运用 1.近百年来,地球表面温度上升了0.2℃~1.5℃。仔细阅读1989年世界环境日宣传画“啊,地球出汗了!”,完成下列问题。 (1)这幅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 _____。 (2)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由于_____和_____造成大气中_____含量的上升。 (3)上述问题的直接表现是: 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等。 (4)当前控制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主要途径是: ①_____;②_____; ③_____。 2.读我国酸雨分布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酸雨是指PH值_____的雨水。我国的酸雨区主要分布在_____的大部分地区。 (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受酸雨危害最严重的三个地区是:_____、_____和_____。产生酸雨的直接原因是_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