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62611

中图版(上海用)第二册:专题 21 城市化教学设计 教案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7次 大小:12728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图版,上海,第二,专题,城市化,教学设计
  • cover
专题21 城市化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专题关注城市化的发展演变过程。主要探讨城市化的推动力、发展阶段以及在城市化过程中暴露出的城市问题。本专题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城市化的内涵及过程;第二部分讲述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第三部分分析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现象;第四部分探讨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城市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2.地位与作用: 在前两个专题主要从空间的角度分析了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体系和城市群的相关知识之后,本专题主要是从时间这个维度,以城市演化的空间表现为主线探讨了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及今后的趋势,从而让学生在认识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能在未来更好地参与城市生活、工作和建设,并为后续的产业区位于分布的学习搭建空间平台。 二、设计思路 ?本专题计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讲解城市化的内涵、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以及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第二课时主要探讨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城市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辨别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相应图示,理解它们都是城市化过程的一个阶段。 三、学情分析 学生对城市化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因为它研究的是我们身边的地理,所以教学要尽可能从学生生活的城市入手;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来看,他们对城市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这种了解往往是表面的、甚至是偏激的,本节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去分析和认识有关城市化的问题;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过程是目前中国城市化案例中所欠缺的,学生难以理解,成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教材中统计图表较多,学生对图表往往缺乏正确的分析方法,教学过程中需加以引导。 四、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城市化的基本含义,了解城市化的进程; (2)根据图表数据,说出当今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3)根据图表数据,分析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4)辨别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相应的图示。 2.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导学法来讲解城市化的含义;运用讲练结合法,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世界城市化的进程,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数据、图表来说出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分析城市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2)通过阅读“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示意图以及相关资料,辨别郊区化和逆城市化的相应的图示,掌握读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 (3)学生以课前小组合作形式通过书籍、互联网等途径搜集上海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环境问题、住房问题和社会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产生的效果,并结合上海实际提出解决城市问题的对策。提高地理信息搜集、整理、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重视、关心城市发展的意识; 2. 了解城市问题,体会城市问题解决的复杂性、迫切性,通过城市问题解决的讨论培养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树立环境生态意识和城市和谐发展的思想意识。 五、教学重点 1. 城市化的含义 2. 当代世界城市化的主要特点 3. 主要的城市问题及其解决对策 六、教学难点 1. 城市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 2. 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的区别 七、教学方法和手段 1. 图表教学法 【背景思想】“城市化”这一部分知识图表资料多,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图表,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2. 小组探究学习法 【背景思想】生活在上海的学生,对城市化的过程有一定认识,对城市问题有些体会,但往往较肤浅,教材概括的讲述了城市问题,而没有结合某个城市的实际,进行个案探讨分析,给学生进行探究学习预留了空间,以上海为例来让学生探究学习,体现了“关注贴近学生生活的地理”、“关注实践与应用的地理”的二期课改新理念。 3.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在重点和难点环节探讨活动中运用幻灯片演示辅助释疑。 八、教学安排 2课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城市化 (一)导入新课 播放录像片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