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68177

中图版(上海用)第一册 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22张PPT)

日期:2024-05-23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8次 大小:169458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2张,课件,分层,垂直,组成,大气
  • cover
在地球上,温差最大的沙漠白天最热可达50℃ ,而晚上降至10℃ 以下。 月球表面,白天在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可达127℃ ,夜晚降到-183℃ 。 观察:地球和月球的“脸”有什么不同? 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阅读书本P75 “大气的组成”和P76第五段、地图册P32相关内容,观看视频。 完成表格,归纳梳理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其作用,并准备交流。 活动一 一、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及作用 大气组成 主要作用 干洁空气 主要成分 次要成分 水汽 尘埃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蛋白质的主要组成成分 维持生物活动的必需物质 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保温作用(吸收放射红外线) 保温作用(吸收放射红外线) N2 O2 CO2 O3 一般情况下,一年中城市出现雾的次数比郊区多,这主要是什么原因呢? 城市空气中有更多的尘埃 二、大气的垂直分层 活动二 阅读课本P76~77,地图册P32,思考: 1、根据大气的物理性质,从地面向上,大气圈分哪五层?各层大气有什么特点,观察各层大气中都有哪些人类活动,填写表格。 2、各层的温度随高度的增加分别是如何变化的?以小组为单位,尝试画出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的曲线图。 大气垂直分层 分层依据 气温垂直分布图 学习检测 对流层 平流层 热层 中间层 散逸层 对流层 高度: 温度变化: 热量来源: 大气运动状况: 天气状况: 天气变化原因: 平均12km 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6.5℃/1000m) 热源是地面长波辐射 对流运动显著 天气变化显著 气温特点、集中了几乎所有水汽和杂质 厚度因纬度和季节的不同而不同 对流层 平流层 热层 中间层 散逸层 平流层 高度: 温度变化: 气温变化原因: 大气运动状况: 天气状况: 与人类关系: 对流层之上至50~60km 臭氧层在20~30km处 随着高度的增高而升高 臭氧吸收紫外线 水平运动 天气晴朗 有利于高空飞行 对流层 平流层 热层 中间层 散逸层 中间层 中间层为什么没有像对流层一样复杂的天气现象? 高度: 温度变化: 大气运动状况: 平流层顶部至80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 垂直对流 对流层 平流层 热层(电离层) 中间层 散逸层 热层 高度: 温度变化: 气温变化原因: 与人类的关系: 中间层顶部至800千米 随着高度的增高而急剧上升 离子态气体吸收紫外线升温。 反射无线电波 高度: 特征: 800千米以上 空气十分稀薄,常有大气粒子散逸到星际空间 散逸层 散逸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电离层) 臭氧层 大气层各层对人类的作用 组 成 大气垂直分层 对流层 散逸层 热层(电离层) 中间层 平流层 干洁空气 水 汽 微小尘埃 大 气 课堂小结 拓展与提高 欧美科学家研究发现,1979年至1999年对流层顶的高度平均上升了约200米,这变化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请问是跟人类什么活动有关? ①温室气体增多引起对流层因温度升高而膨胀 ②使用氟利昂导致臭氧损耗,平流层冷却收缩 作业 1. 学案:选择1~4,读图题(一) 2. 完成天气活动记录单 3 . 预习填写活动四、活动五 可见光波长0.4—0.76微米 小实验:感受对流运动 实验材料:(1)檀香、彩泥、打火机(火柴); (2)蜡烛、冰块、铁架台 实验过程: (1)将檀香点燃,固定在彩泥内,观察产生的烟上升情况 (2)将蜡烛点燃,并靠近檀香,观察烟上升情况的变化 (3)熄灭蜡烛,将冰块放置于檀香上空的支架上,观察烟的运动情况。(铁圈高度约12cm) 结果怎样? 你能用所学过的知识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吗? 活动三 地面 受热 冷却 冷却 空气下热上冷,造成垂直对流运动。 近地面越热,对流越旺盛。 热空气轻———上升 冷空气重———下沉 富含水汽与尘埃的对流层大气,上升冷却后会有什么现象? 对流层厚度变化 季节 纬度 夏季厚 冬季薄 上海地区:夏季16km 冬季11km 0° 4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