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72053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 2 5.土壤的类型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580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土壤,类型
  • cover
苏教版 三 年级 上 册 科 学 学科教案 单元:第二单元《研究土壤》 课题:5《土壤的类型》 课时:1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第4课《土壤的成分》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经基本奠定了土壤的概念,认识到土壤里面有了什么。本课通过观察各类土壤中颗粒大小的不同及沙子、黏土之间含量不同,了解土壤有不同的种类,并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实验,进一步了解各类土壤的特性。 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先用眼睛看,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第二部分研究土壤的种类,其中包括3个部分:(1)观察比较出三种土壤中颗粒的大小;(2)运用多种感官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如摸、看、捻、握和搓等;(3)通过引导学生比较壤土、黏土和沙土三不物质的透水性来认识土壤的性质。第三部分,了解不同土壤具有不同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植物生长需求,挑选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二、学情分析 依据这一学段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动、好奇心的身心特点,采用实验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亲自去观察土壤的颗粒,从而根据颗粒的大小进行分类。经过一、二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已经具备简单的科学素养,对认识某一事物也有了自己的方法与经验,会利用各种感官去认识研究对象,为本课的开展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按颗粒大小分成沙土、黏土、壤土三类。 2.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能满足不同植物的生长需求。 科学探究: 1.运用多种感官研究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如摸、看、捻、握和搓等 2.设计实验,比较三种类型的土壤的渗水性。 科学态度: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感官的作用。 2.愿意亲近土壤。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通过知道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特点,挑选出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观察和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的不同特征。 难点:举例说出不同类型的土壤生长着不同的植物。 五、教学准备 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样本,土壤渗水性实验装置(包 括过滤杯、一次性透明塑料杯),水,PPT、投屏互动软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1.出示花生、苹果、藕的图片. 2.提问:你们喜欢吃花生、苹果、藕吗?那你知不知道哪里的的花生、苹果、藕最好吃? 3.山东烟台的苹果鲜艳红润、汁多味甜;小红毛花生,又名小京生,以浙江的嵊州市生产的为最佳。小红毛花生特点是壳薄光泽,香而带甜,油而不腻;扬州宝应是全国著名的荷藕之乡,香糯莲藕更是成为当地一道菜色。 4.这些地方的花生、苹果、藕为什么最好吃了?有什么奥妙吗? 5.预设:(1)与气候有关 (2)与土壤有关 (3)与光照有关 6.是的,植物的生长不仅与气候、光照有关,还与土壤息息相关,今天老师专门托人从这些地方捎来了一些土壤,一起探究土壤的奥秘。 [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设置问题,学生通过问题,明确目标,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 二、合作学习,研究土壤种类。 活动一:观察颗粒大小。 1.谈话:让学生分组领取苹果、花生、藕土壤样本,猜一猜哪种土壤(编号①、②、③)属于哪种食物? 2.预设: 1、苹果属于①、花生属于②、藕属于③ 2、苹果属于②、花生属于①、藕属于③ 3、苹果属于③、花生属于①、藕属于②…… 猜想有很多,那么我们来了解土壤吧,请同学们使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土壤的颗粒,说说你们的发现。 ①:颗粒较小 ②:颗粒有大有小 ③:颗粒较大 土壤固体中的大颗粒为沙粒,中等颗粒为粉粒,细小颗粒为黏粒。根据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分成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 活动二:运用多种感官了解土壤的特点。 那你们想知道不同类型的土壤有什么特点吗?想想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土壤的特点? 7.提问:同学们,在一年级我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