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75503

第7课 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 课件(48张PPT)

日期:2024-05-0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57254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7课,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课件
  • cover
(课件网) 历史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上 第7 课 抗击八国联军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这次上书并没有上达光绪帝,却轰动京、沪, 背景: 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 群情激愤。 经过: 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影响: 温故知新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 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 二、百日维新 时间: 1898年6月到9月(旧历戊戌年) 戊戌变法 光绪帝 ①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 ③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④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⑤裁剪绿营,训练新式军队等。 支持皇帝: 变法内容: 变法持续时间: 历时103天 历史上称: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第7 课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由山东、直隶一带的义和拳、民间秘密结社和练拳习武的组织发展而来。 19 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这些组织逐渐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 背景 清政府为利用义和团,以“招抚”代替“剿灭”,并承认其合法地位。 于是,义和团纷纷进入天津、北京。他们 ①沿途张贴文告,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 ②通过捣毁教堂、拆毁铁道、砍断电线等方式, 表达对外国侵略者的愤怒。 到1900年夏,义和团已经控制了京津地区。 做法(措施) 在义和团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但义和团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扶清”, 则反映出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认识不清,对它抱有幻想。 义和团还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等。这些落后因素为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义和团提供了条件。 扶清灭洋; 反映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挽救民族危机的强烈要求,但扶清反映了义和团对清政府本质认识不清,抱有幻想。 2.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2)清政府对义和团由镇压改为安抚。 (3)义和团对清政府的本质缺乏明确认识。 1、义和团为什么会在山东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义和团为什么会被清政府控制,利用和镇压? 1、扶清 2、盲目排外 3、带有迷信色彩,相信降神附体刀枪不入 抗击八国联军 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 1900年5月底,英、俄等国调遣军队300余人,进驻北京使馆。 6月,为镇压义和团运动,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破坏沿线铁路,并在廊坊一带阻击敌人。 八国联军死伤多人,被迫撤回天津。 战争经过 开始 1900年6月,八国联军在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义和团在廊坊一带狙击 八国联军被迫撤回天津 进攻天津的联军战败退阵 抗击 结果 清军与义和团在廊坊阻击八国联军 与此同时,各国联合舰队攻占大沽炮台,扩大对中国的侵略战争。以保护使馆为名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 大沽炮台失陷的消息传到北京,再加上接到了关于列强要慈禧归政给光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