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77541

人教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4.1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共42张PPT)

日期:2024-05-07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9次 大小:11816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从何,PPT,42张,课件,而来
  • cover
(课件网) 4.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政治认同:牢固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 科学精神: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法治意识:树立法治观念,自觉地尊法、守法、护法 公共参与: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发展真理 核心素养 (一)认识: 认识是 主体 对 客体 的 能动反映。 主体≠动物 人类特有 性质 ≠被动的反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一、认识与实践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直接性、形象性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间接性、抽象性 青蒿素研制研究团队研读中医古籍,并进行大量的筛选、临床实验,说明这些作为丰富、具体、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使科研团队对此形成的感性认识,能够为治疗疟疾的药品命名为青蒿素理性认识的形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在这些丰富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格及里”的加工制作,从而透过现象,达到对青蒿素本质的认识,对青蒿素作出正确概括,形成理性认识,治疗疟疾的药品,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 比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区 别 含义不同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形式不同 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阶段不同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联 系 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 1、含义: (二)实践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主体:人 (不是动物) 对象:自然界和 人类社会 (不是主观世界) 性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方式 手段 实践的两层含义: 1)凡是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的活动。 (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蜜蜂筑巢。 2、教师讲课。 3、学生认真学习。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克隆羊“多利”问世。 5、“争论克隆人” 2、实践的基本形式: 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变革社会的实践 (如兴修水利、植树造林等) (如革命、改革等) 科学实验 自然科学实验,如太空育种实验等 社会科学实验,如改革试点等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①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客观性 A、实践的主体 B、实践的对象 C、实践的手段 (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②实践的过程及其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3、实践的基本特征: (人) (自然界、社会关系) (工具、设备) (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人将在实践中形成的认识用于指导实践。 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 表现: 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 原因: 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分析:盲目的实践是指没有正确意识做指导,从而导致失败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无论成功与否,都有人的意识的参与,都是在一定的意识支配下进行的。    没有意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