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879329

中图版(上海)第一册: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教案

日期:2025-10-2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4次 大小:6029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图版,上海,一册,专题,地球,伙伴
  • cover
专题2 地球的伙伴———月球 一、 教材分析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门科学”。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会受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月球作为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其运动和变化是学生需要了解的。很多知识都是“地上现象,天上原因”,所以探索月相的变化、日食、月食以及海水的潮涨潮落这些与月球有关的天文现象,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 学生能判断月相 ② 学生能分析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③ 学生能分析大潮与小潮的成因 2. 过程与方法: ① 通过朗诵诗句,学生能能判断月相 ② 通过绘制日月食成因图,学生能分析日月食成因 ③ 通过钱塘江案例,学生能分析大小潮的成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月球是地球的伙伴,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2)大潮和小潮的成因 2.难点: (1)日食和月食的种类 时间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5min 复习 月相 【教师导入】:我们知道地理是蕴含着美的一门学科,之前也品鉴了几首古诗,这些都是由于诗词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而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之后呢,不少同学也是诗兴大发,创作出了许多佳作。我们就通过类似猜诗谜的方式来复习一下这一专题中最重要内容———月相。 【学生作品1】满月 秋节日暮团圆行, 琴瑟铿锵悦耳听。 临轩侧目盈素娥,夜阑月清至早晴。【学生作品2】新月 江头日月浮, 泽乡鸣鹭乌。 民生聊瑞雪, 传去百家呼。 【学生作品3】上弦月 月半斜映清江畔, 清风轻叩水易寒。 阑珊灯火亥时夜, 花落陌路泪潸潸。 【学生作品4】下弦月 鸡鸣忽见东边月, 启窗惊觉百花谢。 回首春花争相艳, 而今秋月独挂夜。 【完成表格】 【教师过渡】:其中有一位同学可能他已经自学过了后面的内容,所以他的作品和其他同学有些不同, 我们一起来看看。他这首诗描述的是什么现象啊。月全食。那接下来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这一专题中的另一个重点———日食和月食。 【学生作品】 朔望首尾不见月, 银辉满地月正中。 下弦在东上弦西, 天狗沓来遍锣钟。 【学生作品】 一轮明月挂窗边, 疏忽一阵忘抬头。 玉盘明月忽不见, 阴晴圆缺一瞬间。 朗诵诗词 判断月相,阐述理由 完成表格 2min 新课 日食 【教师提问】:首先,食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教师讲解】:汉语词典中提到一种意思为“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通俗地说,就是太阳、月亮亏缺或者完全不见太阳月亮的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呢其实大家也不会很陌生. 【教师过渡】:不知道有没有同学注意过,今年暑假就上演了多次的天文盛宴。一个是北京时间7月28日凌晨发生的月全食,这次月全食持续了1小时43分钟,可能是从现在开始到2123年也就是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月食。还有一个是8.11,中国今年发生的第三次日食,也是唯一一次能够观测到的日食。我看很多同学的表情好像没有关注过这两件事对不对。没关系,我们接下来就从形成原因、表现、发生条件、种类以及观测方法等几个方面来依次介绍日食和月食。 【教师提问】:首先大家能不能在书上寻找后抬头概括告诉我发生日食和月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教师讲解】:对,是由于日、地、月三天体间的位置变化所致的。那么先来看日食。什么是日食?日食的意思就是看不见太阳,月球在绕地球运行中,那么在这张图中你觉得运行到哪个位置的月球有机会去遮住太阳呢?这个位置对不对?该如何描述这个位置关系?也就是说,日地月一直线,月球在中间。那这是什么时候啊?新月的时候。 【教师提问】:请大家结合课本和物理知识基础,尝试绘制一下日食是怎么形成的? 【教师讲解】:好,大家都画好了。我们来看屏幕。之前不是说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