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数据的计算》第二课时 执教者 课时 1 所属教材目录 第三单元第十二课 教材分析 《数据的计算》中主要包括公式的使用和函数的使用两部分的知识,这两部分内容是Excel的重难点,因此应当在结合实际生活的情况下设计合适的系列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在动手操作完成系列任务的情况下,完成该部分知识与技能的有效内化。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七年级的学生与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在此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学习了Word软件,因此能够比较容易的完成Excel中相关内容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自我效能感,竞争式的课堂活动能够充分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在协作制作、自我表达中对协作和知识形成更加深入的认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够熟练地完成工作表的输入; (2).能够熟练地完成数据的编辑及格式的设置; (3).能够熟练地使用公式和函数完成计算(总分、平均分、最低分、最高分;SUM、AVERAGE、MAX、MIN);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文档的设计,学生能够使用相关的知识根据要求完成特定的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乐于通过使用Excel软件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2).学生热爱信息技术课堂,乐于参加信息技术相关的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使用公式和函数处理数据 难点 函数中的数据引用 教学策略与 设计说明 根据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来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结合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任务“考后成绩计算”揭秘,让学生转换为教师角色,了解教师计算分数的过程,在体验中完成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3分钟 教师:又一次期中考试结束了,我们亲爱老师们又将迎来一次与Excel接触的机会,大家知道老师们要做什么吗? 教师打开准备好的成绩登记表 教师:如果你是老师,你将如何处理呢? 学生:统计成绩 学生观看成绩登记表,尝试完成成绩的统计。 引入教师角色,通过成绩计算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数据的录入 5分钟 教师发布任务卡,学生根据任务卡中数据在Excel中完成数据的录入 学生录入数据 学生在具体任务中完成工作表数据输入的操作的学习,促进学生知识的回顾与巩固。 任务一:用公式法来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12分钟 教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请大家完成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 教师:咱们同学们可是用尽了各种方法,那大家想想在Excel中有没有简单的方法来完成计算呢? 公式法(计算总分): 计算总分: 输入“=” 点选对应的数据:“C3” 输入“+” 点选对应的数据:“D3” 输入“+” 点选对应的数据:“E3” 点“√”,完成计算 布置任务:完成剩余部分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 学生尝试用各种方法(口算、笔算、计算器、拖动Excel显示区显示总数)计算总分和平均分 并学生展示 学生尝试完成: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公式完成计算的具体操作步骤。 任务二:用公式法来计算最高分和最低分 12分钟 教师:那么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能够再简单一点完成总分和平均分的计算呢? 下面请同学们睁大眼睛哦,同样以计算总分为例 计算总分:点特定单元格F3,点fx 选择SUM 点: 选择数据区域 确定。 如何计算剩下的总分呢? 与公式填充相似,完成填充; 计算平均分:与计算总分相似,函数为AVERAGE; 计算最高分:与计算总分相似,函数为MAX; 计算最低分:与计算总分相似,函数为MIN; 拖动完成公式填充(此处注意营造神秘的气氛,让学生能够意识到信息技术的神奇之处) 请同学们尝试完成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计算 学生采用函数法在成绩计算表格中完成运算最高分和最低分的计算 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使用函数完成计算的具体操作步骤。 通过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