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86680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14 背影 教案

日期:2024-05-0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17817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背影,教案
  • cover
14 背影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背影”的分析感知父亲形象,体会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2.把握文中“我”的情感变化,深入理解课文。 3.品味课文独具特色的语言。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整体感知,梳理概括文章内容。 2.通过对“背影”的分析感知父亲形象,理解父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有人说“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母爱”,可当我们面对着苍老而可敬的父亲时,他的眼神、他的举动无一不在向我们展示着他对我们的爱,我们也不由自主地升腾起对他的一种尊重之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来认识一位普通的父亲,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感受浓浓的父子之情。 (板书:背影 朱自清) 【设计意图】由父爱引入课文,激发学生的情感,为后面理解父子深情、学习写人叙事散文打下基础。 二、初读感知,读懂父爱 1.预学展示 (1)作者简介、背景介绍。 (2)字词积累。 【设计意图】作者简介是对新课导入的必要补充,背景知识的了解更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 2.朗读文章,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 (2)思考:根据数字提示,梳理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概括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一个 ,二年 ,三处 ,四次 ,五句 。 预设 一个背影,二年未见,三处嘱咐(不解),四次流泪(背影),五句叮咛。 三处嘱咐:他再三嘱咐茶房;他嘱我路上小心;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三处不解: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我心里暗笑他的迂;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四次流泪:见父睹境思祖母时的悲哀之泪,望父买橘时的感动之泪,父子离别时的感伤之泪,再现背影时的伤心之泪。 本文写了“我”与父亲月台惜别,父亲为“我”买橘子的事。表现了父亲对“我”的疼爱,抒发了“我”对父亲的愧疚、感念之情。 【设计意图】此环节一方面训练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根据数字的提示整合文本关键信息;一方面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并归纳文章的思想感情。 三、精读细品,读懂“父爱” 1.情感触发点 师:“一个背影,二年未见,三处嘱咐(不解),四次流泪(背影),五句叮咛”几个主要内容中,哪些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想一想是什么触动了作者。 (以学生发言为主,不必拘泥于问题的先后顺序来理解) (1)一个背影。 设问1:请认真研读第6段,说说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背影的。 预设 作者在描写父亲的背影时,先用外貌描写来描写父亲,即“父亲是一个胖子”“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表现出父亲买橘子的不易。这一段描写看似没什么,但是联系“我”的“紫毛大衣”来看,却十分感人,父亲因家境惨淡只能穿着简陋,却让儿子穿着紫毛大衣去求学。这对比中显出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再用动作描写,“蹒跚地走”“慢慢探身下去”“攀着”“向上缩”“向左微倾”,似一个慢镜头一般,作者将这一系列动作的背影仔细刻画,忽又定格在月台上,形成了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背影形象。而在父亲离开时,又将众多的人影作为陪衬,写父亲的背影消失在人群里。 设问2:结合全文,说说“背影”在文中的作用。 预设 从内容上来看,作者以“背影”为父爱的象征点、父子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从结构上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 (2)三处嘱咐。 设问3:一次“再三嘱咐”,一次“嘱”,一次“嘱托”,中间还有一次“踌躇”。想一想:父亲真的是啰唆吗? 预设 不是。父亲因为事忙,因此不打算送“我”,且已经托人照顾“我”,但终究还是不放心而送了“我”。这其中经过了父亲“再三嘱咐”“终于不放心”“踌躇”“终于决定”的犹豫反复心理,可见在父亲眼里,“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