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91124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课件(41张PPT)+教案+微课+素材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68次 大小:2629570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文景之治为汉武帝的大一统奠定了物质基础。 2.了解汉武帝在思想、政治、经济等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体会汉武帝的文治武功,感受其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和对中外文明的交流做出的伟大贡献。 3.体会“大一统”是中华民族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政治观念和思维方式,认识维护和巩固国家的统一是中华民族长期永恒的任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中国通史:汉武帝即位 2.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就是大一统的汉朝。 二、“推恩令”的实施 1.前人留下的荣耀 汉高祖刘邦,在楚汉战争中分封韩信等7个异姓王,稳定了军心,孤立了项羽,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建国后为巩固天下分封了7个异姓王。 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总结秦及秦以前各代“所以失天下”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无为而治,达到“海内安宁,家给人足”的昌盛局面 。 汉初的几位皇帝对北部匈奴采用“和亲”政策,并送去大量丝绸和粮食等,几十年来无大的战事发生。 2.存在的隐患 政治: 被分封的诸侯王国势力发展,严重威胁中央政权的统治 思想:汉初奉行“无为”而治,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军事:匈奴仍不满足于“和亲”、财物等,经常在汉朝北部边郡进行掳掠。 3.材料研读 材料一 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 材料二 今诸侯或连成数十,地方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 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的? 诸侯王势力强大,独霸一方,对中央形成了极大的威胁。 实施推恩令。 4.“推恩令”的实施 背景: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 提出者:主父偃 具体措施: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 结果: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刺史制度: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 5.推恩令” 的作用: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诸侯王势力大减,侯王对皇帝感恩戴德。既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又加强了中央统治。 6.合作探究:“推恩令” 妙在哪里? 分化实力———转移矛盾———兵不血刃 7. 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除了实行“推恩令”之外,汉武帝还有什么策略? 建立刺史制度。 什么是刺史制度?刺史的职能是什么?汉武帝采取的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刺”是检核问事的意思,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汉武帝为了强化地方监察制度,在地方设刺史。汉武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进行监督。刺史有权监察郡国长官,如果发现官吏有欺瞒中央等行为,可以直接奏报皇帝,加以制裁。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抑制和打击地方豪强及其子弟。汉武帝的这些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皇权。 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材料研读 根据下面两幅图,说说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的态度有何不同? 秦始皇:对敢于评议朝政的儒生以暴力手段坑杀,没有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社会矛盾。 汉武帝:把儒学立为正统,在京师设立太学培养儒学人才,让他们能够进入仕途成为王朝的维护者。 2.观看视频思考: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了什么建议呢? 提出维护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 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所有人都要服从于:天子 贯穿这种思想的学说:儒学(天人感应、三纲五常) 3.什么是“三纲五常”? 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