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897435

第五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课件+学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0次 大小:1526473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五,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地域,规律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并结合实例,分析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规律。 学习目标 1.举例说明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2.学会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解释地理现象。 一、自然地理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自然地理环境由地貌、气候、水文、土壤和生物等要素组成,这些要素在长期的演化历史中,通过岩石圈物质循环、水循环等过程,实现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形成彼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如下图所示: 1.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地貌、气候、水文、土壤、生物。 2.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3.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相互联系的主要表现形式(纽带):物质交换、能量转化。 判断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了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循环。( √ ) 2.“大河滔滔,泥沙俱下”反映的是能量交换过程。( × ) 二、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概念: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内任何一个要素发生变化,都可能会对整个系统产生深远影响。 2.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甚至整个自然地理环境整体的变化,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2)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影响到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 (3)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会产生单个自然地理要素所不具备的新功能,如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判断 1.生产功能是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独立完成的。( × ) 2.植树造林能缓解气候变暖的趋势,是平衡功能的体现。( √ ) 探究点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读“某区域地理要素逻辑关系图”,回答问题。 1.将下列内容和图甲、图乙的字母对应起来。 ①生态环境改善 ②地表水丰富,水系发达,河流众多 ③地表侵蚀、切割强烈,呈现山、丘、盆、谷交错分布状态 ④退耕还林、还草 ⑤基岩裸露 A._____;B._____;C._____;D._____;E._____。 答案 ② ③ ① ⑤ ④ 2.该区域最有可能是(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 C.南方低山丘陵 D.塔里木盆地 答案 C 3.图甲和图乙分别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什么特点? 答案 图甲反映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图乙表示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 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表现 (1)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并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的一部分发展变化的,即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是协调一致的。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温带荒漠景观的形成: (2)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的,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影响其他要素或部分甚至整体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如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和滥伐森林会引起整个生态环境的失调: (3)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整个自然地理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同时也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若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就会给其他要素带来影响,甚至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所示的中心“甲”可能是(  ) A.人口数量增多 B.气候变化 C.森林破坏 D.围湖造田 2.上图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综合性 B.区域性 C.整体性 D.差异性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根据图中所示的中心“甲”产生的影响,分析甲可能是森林破坏,C对;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