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02130

(中职)人教版中国历史全一册 1.4 哲学和教育 课件(51张PPT)

日期:2024-04-30 科目:历史 类型:课件 查看:35次 大小:175462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中职,人教,中国历史,一册,哲学,教育
  • cover
第四节 哲学和教育 一、自学《周易》 《周易》是一部 著作,原为古人 用的书。 老子塑像 老子画像 二、老子 著名的古代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人。 主要著作《道德经》又称《老子》 《道德经》竹简 老子的 《道德经》 《道德经》(帛书) 《道德经》封面 老子在书中比较系统地揭示事物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而不是孤立的(即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对立面,对立的双方会互相转化。) 事物对立的例子: 有与无、多与少、贵与贱、祸与福 祸兮福所倚, 福兮祸所伏。 ———老子《道德经》 朴素辨证思想 老子只是看到事物的变化循环,看不到人类社会在变化中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客观规律。 他想用“无为”的办法来对待事物的变化,是消极的、保守的、不是进取的。 “无为”不是一动也不动,什么也不干,而是不作违反自然的事。老子认为:天地万物,包括人民生活在内,有其自然发展规律,而不能加以任何人为的限制。可当时的统治者都不这样想,他们以天下为己有,以人民为砧上肉,作威作福,这是违反自然的。因此,“无为”不是消极的,而是有其积极意义的。老子以“无为”对一切违反自然的事儿作斗争。老子提出“无为”,用意在推翻当时的政治制度。但他不便明言,只用“无为”二字,以至引起了无数的猜测,就字面上作了各种不同的解说。 老子的政治思想: 1.同情劳动人民 2.批判统治阶级 3.主张“小国寡民” 三、孔子 《论语》书影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我国历史最有影响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1、教育家孔子 开创私人讲学之风,打破了奴隶社会“学在官府”界限。 弟子3000,贤人72人。 孔子杏坛讲学图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子曰:“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解释大意。 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 仁者爱人 爱护他人,对别人有同情心,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 . 2、思想家孔子 克己复礼为仁 礼:周礼,指当时的社会规范 努力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看、不要去听、不要去说、不要去做。 自己所不能或不愿意做的事情,不要要求别人去做;自己不要的不要给别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要站得住脚,也要设法让别人站得住脚;自己要事事行得通,也要设法让别人事事行得通。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仁包括恭、宽、信、敏、惠五种品德。 子张问孔子怎样才是一个有仁德的人,孔子回答说:“能身体力行五种品德于天下,就算是有仁德了。”“哪五种呢?” 孔子说:“谦恭、宽厚、诚信、敏捷、慈惠这五种。谦恭就不会遭到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欢迎,诚信才能得到任用,敏捷能比别人取得更多的成绩,慈惠能更加有效地管理部下。”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思想称为儒家思想,经过孟子的继承、发扬,再经过董仲舒的改造,儒家学说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孔子十分重视参与政治活动,以便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他曾周游列国14年,游说72位执政者,宣传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没人能够采纳他的政治学说。晚年的他只能回到家乡,一边教书,一边整理、研究周朝流传下来的文化典籍。 3、孔子在文化上的成就 在晚年编订文化典籍《诗》《书》,还根据鲁国的历史材料编成了《春秋》。 《诗经》 《尚书》书影 《春秋》 他晚年自述一生的学习、修养进程时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