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04773

【推荐】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三节 第三课时 产生时差(共21张ppt)

日期:2024-05-07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6次 大小:191250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三节,ppt,21张,时差,产生,课时
  • cover
(课件网) 第一章 · 第二节 地球仪和经纬网 第三课时 时差 学习目标 1.观看酒店大堂世界地图上主要国家不同时间图,初步感知时差的影响。 2.阅读教材及示意图,知道地球自转引起的地方时概念,解释地方时的差异,结合生活实例解释时差现象,并会计算地方时。 3.读世界时区图,知道时区的划分,并会计算时区。 4.阅读教材,知道区时的概念,掌握区时的计算方法。 5.说出日界线的概念,联系生活实际,分析国际日期变更线的影响。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第一单元 01 地方时 P04 02 时区 P10 03 区时 P14 04 日界线 P16 目录 CONTENTS 1.地方时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1)概念: 因经度而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2)产生的原因 在地球自转过程中,在同一纬度,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时间更早。 3)地方时的大小:地理位置越靠东地方时越大,两地地方时的差异大小取决于两地的经度差值。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4)地球自转一周360°,历时 ___个小时。 地球每转15°需时间___小时。 两地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____分钟。 24 1 4 同一经线的不同地方的地方时是否相同? 不同经线上的不同地方的地方时是否相同? B、C两地哪个地方早看到太阳? ? ? A B ?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A B C A B 地方时的计算: 所求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15?) 变化规律:东早西晚,东大西小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第一单元 1 2 3 已知经度差求地方时 求经度差(同减异加) 确定两地地方时的早晚。 根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出另一地地方时。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求时间差(经度差/15?) 4 1.当120?E为11点时,求140E为几点? 2.当20?E为1点时,求40 ?W为几点? 12点20分 前一天21点 1 2 3 已知地方时差求经度 求时间差 求经度差(时间差 15?) 同减异加”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东加西减” 4 1.当东经150?为8点,6点在哪儿? 2.当西经120?为9点,15点在哪儿? 东经120? 西经30?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2.时区 0° 7.50W 7.50E 中时区 22.50W 22.50E 西一区 东一区 东时区 西时区 …… …… 15°W 0° 15°E (1)国际上将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以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叫作区时,又称“标准时”。 西 一 区 中 时 区 12 …… …… 2 1 0 -1 -2 -12 西 二 区 东 一 区 东 二 区 西 十 二 区 东 十 二 区 (2)时区差的计算 Eg:(1)计算西五区与东二区的时差 (2)计算西三区与西十区的时差 (3)计算东八区与东一区的时差 数轴法 “同减异加”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实行分区计时 每过一个时区 一小时 每过一个时区 一小时 减 加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第一单元 某地经度÷15度,取整数为该地时区数(余数大于7.5度则进一) Eg:(1)东经93度 (2)东经83度 东6区(余3<7.5) 东6区(余8>7.5) (3)已知某地经度,求该地时区的方法? 第一单元 第二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时差 3.区时 (1)定义:每个时区都以本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做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间,即区时。 (2)区时的计算:某地区时 = 已知地 的区时±两地相隔时区数 东加西减 东三区 东五区 东九区 西三区 西五区 西 东 0时区 东一区 东二区 东四区 东六区 东七区 东八区 西二区 西四区 西六区 西七区 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