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05640

选择性必修1第一单元第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练习(选择题带解析)

日期:2024-05-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916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选择性,必修,第一,单元,4课,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 cover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基础练习 一、选择题 1. 公元前348年,秦孝公采取按人口征收田赋的“初为赋”,“辟淫游惰之民”也要交税;秦昭王相蔡泽亦日: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由此可见,秦国改革( ) A.旨在发展小农经济 B.重在变革土地制度 C.试图缓和社会矛盾 D.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2. 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了( ) A.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 C.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 3.1953年10月2日的中共中央政政治局扩大议上,毛泽东指出:“农民有自发性和盲目性的一面。农民的基本出路是社会主义……征购,管制私商,统一管理粮食,势在必行。……宣传问题,要大张旗鼓,但报纸一字不登。”这反映出他赞同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发点是( ) A.把农业纳入社会主义建设轨道 B.稳定粮食生产和市场供应秩序 C.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需要 D.彰显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优越性 4.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提到,北朝有位士大夫曾对他说:“我有一儿,年已十七,颇晓书疏,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稍欲通解,以此伏事公卿,无不宠爱。”此时距孝文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已六七十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北魏政权的制度改革很不彻底 B.颜之推对鲜卑的习俗高度认同 C.北朝因民族交融呈现文化多元 D.鲜卑语成为了北方的通用语言 5.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失败导致了中国的转型走向了一个更加艰难更加惨烈的道路,因为共和政体在中国文化传统里缺乏支撑的要素,不像西方文化里,有希腊的城邦与罗马共和政体这样的制度遗产。作者旨在强调( ) A.历史传统与政治制度建立密切相关 B.共和政体确立的过程漫长而曲折 C.君主立宪制更符合当时中国国情 D.戊戌变法导致了近代的动荡与徘徊 6.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农业社会化的步骤,必须和以国有企业为主体的强大的工业的发展相适应。”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A.是国家经济建设优先发展的重心 B.符合当时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C.超越了当时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 D.推动了新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 7.1979年,国家对农副产品收购牌价提高了21.1%,全国征购粮食基数减少到700亿斤,减少了55亿斤,并且规定水稻地区口粮不足400斤、杂粮地区口粮不足300斤一律免购。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B.大力推行包产到户 C.给予农民政策优惠 D.积极应对农业困境 8.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9.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二、非选择题 1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变法,尚文明,魏国以治,此变而得者也。商鞅变法,废孝弟(悌)仁义,秦先强而后促;王安石变法,专务剥民,宋因以致乱。此变而失者也。商、王之失,在残酷剥民,非不可变也,法非其法也。 ———张之洞《劝学篇·变法第七》 材料二 长期以来,人们对戊戌变法更为熟悉和注意,某种意义上,这主要还是因为戊戌变法的仁人志士的悲壮故事,更能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和道德审美上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