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10070

2.1 声现象(学生+教师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讲义(含答案)

日期:2024-05-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62次 大小:160246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人教,讲义,上册,物理,八年级,教师
    【活动一】声音产生的条件。 课堂上,我们能听到老师讲话的声音,你知道这些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吗? 1. 用手触摸自己的喉头部分,然后大声唱“1, 2. 3, 4, 5”,你的指尖有什么感觉? 2.拨动张紧的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 3. 如图2-1-2所示,用锤子轻轻敲一下音叉,我们能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但是眼睛却看不到音叉在振动。 (1) 根据声音产生的条件判断,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在振动呢? (2)你有什么办法可证明音叉在振动呢? 【活动二】声音的传播。 1. 如图2-1-3所示,将你的一只耳朵靠近桌面,另一位同学在桌面的另一端( 尽量离耳朵远点),用手轻轻摩擦桌面,此时你的耳朵能听到手摩擦桌面发出的声音吗?接下来将你的那只耳朵向下贴在桌面_上,那位同学还是在原来的位置用同样的力轻轻地摩擦桌面,此时,你能否听到那位同学摩擦桌面发出的声音?如果能,你听到的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入你的耳朵的? 2.如图2-1-4所示,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也能根据岸上传来的音乐起舞,那么这些声音是通过什么物质传到人的耳朵的? 3. 思考:没有介质,声音会传出去吗?如何证明? (1)如图2-1-5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中的空气,此时听到声音的大小有变化吗? (2)让空气慢慢进入玻璃罩内,听到声音的大小有变化吗?抽气后再让空气进入玻璃罩内的目的是什么? (3)由上述实验现象,你能否推断出当玻璃罩内没有空气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将会是怎样的? 【知识点】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呢?以击鼓为例:鼓面的振动带动周围的空气振动,形成了疏密相间的波动,向远处传播(图2.1-6)。这个过程跟水波的传播相似。用一支铅笔不断轻点水面,水面就会形成一圈一圈的水波,不断向远处传播。因此,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着,我们把它叫做声波(sound wave )。 【活动三】声音的传播速度。 雷与闪电是在同一地点同时发生的。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我们往往先看到闪电,过一会儿才会听到隆隆的雷声,这说明远处的声音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一段时间。阅读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小资料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在铁、水、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不是一样的? (2)根据小资料推测冬天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与夏天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哪一个大? 【算一算】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约为0.1秒,由此可见,要想听到自己的回声,人距离障碍物至少多远? 17m 如图所示,敲击小军鼓,我们会听到鼓声。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发声的小军鼓鼓面在动。 在鼓面上撒一些碎纸屑,敲击小军鼓后碎纸屑会跳起来,说明小军鼓鼓面在振动。 夏天,教室外蝉的叫声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蝉能发声是由其腹部下方一层薄薄的发音膜振动引起的。鼓是靠鼓膜振动发声,小提琴是靠琴弦振动发声,长笛是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月球上没有空气,在太空舱外,即使离得很近的航天员也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主要是因为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C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又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如图,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8m间的通话,这表明固体可以传声; (2)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 ,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阻止了棉线的振动,阻止了声音的传播。 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人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B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 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