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14047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 戊戌变法 课件(共30张PPT)

日期:2024-05-0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28次 大小:79685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6课
  • cover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wù xū) 第6课 戊戌变法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等基础知识。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维新人士的进步立场和为变法图强勇于牺牲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树立以天下为已任的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技能目标 1、结合课文、利用图片、历史资料等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总结康、梁的主要活动。 2、通过讨论 “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利用历史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重点:公车上书、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难点: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一、康有为与公车上书 1、公车上书的背景 《马关条约》签订,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 (一) 公车上书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严重。这一危机深深地刺激了国人的觉醒,激起了以康梁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追求独立自强的激情与呼号,变法呼之欲出。 2.时间: 3.领导人: 4内容: 5.皇帝: 6.意义: 1895年 康有为、梁启超 请求拒和、迁都、变法 光绪帝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一、下诏鼓天下之气; 二、迁都定天下之本; 三、练兵强天下之势; 四、变法成天下之治。 康有为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联合1300多名举人上万言书,即"公车上书"。 梁启超 梁启超(1873年—1929年)。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 资产阶级改良派 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 资本主义。 (1)创办报刊,宣传变法。 影响最大的是 上海的《时务报》———(梁启超) 和天津的《国闻报》———(严复)。 (二)、维新变法准备:办报刊组织学会 “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变亦变,不变亦变,变而变者,变之权操诸己,可以保国,可以保种,可以保教。不变而变者,变之权让诸人,束缚之……” ———梁启超 梁启超,《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 严复主持的 《国闻报》,以“通上下之情”“通中外之故”为目的,号召变法图强 法制,是规范天下人行为的公用的制度;变革,是社会发展、前进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由变革而起。 学会和报刊主要宣传了什么观点?产生了什么影响? 介绍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情况,宣传维新变法思想,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使维新变法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2)在各地组织学会 国闻报 强学会 中外纪闻 南学会 时务报 强学会 兴儒会 农学会 蜀学堂 励学斋 维新运动期间全国各地学会 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 “若不及时图治, 数年之后, 四邻交逼, 不能立国。” ———康有为 《上清帝第五书》》 “不甘作亡国之君”, 决心变法。 1、背景、原因: 2、时间: 3、开始标志: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国是”则指国家大计,国家的指导方针、理论基础、方针 政策。 三、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的高潮 光绪帝与康有为、梁启超在一起 《明定国是诏》 光 绪 帝 四岁即位, 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 15岁亲政, 由慈禧太后“训政”。 慈 禧 太 后 咸丰帝的妃嫔, 同治帝的生母。 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努尔哈赤 2、皇太极 3、顺治 4、康熙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