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7915063

人美版必修高中美术鉴赏19《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20 科目:美术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56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人美,必修,高中,美术,鉴赏,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 cover
第19课《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漫步中外园林艺术》 课型:欣赏·评述 教材分析 新版《美术鉴赏》教材继承了以往教材的优点,强调综合性。本课教材中外园林艺术流派众多,知识容量大,授课时要避免面面俱到,力求做到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故通过单元教学设计突出重点,深化书本内容,设置一个单元三个课时:第一课时,中国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世界各地园林;第三课时,现代生活与园林。学生将通过这三课内容从古至今,由中到外,从远及近的了解、感受、赏析园林艺术的魅力。本节为第一课,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感受中国园林的精深文化之美。 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作为高中生虽然已具备良好的思维和辨析能力,但仍然需要掌握正确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提高审美感知能力,在建构这一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逐步培养其探索研究的精神并引导学生在了解世界多元化和多样艺术风格的基础上,加强民族审美意识,从不同角度理解和鉴赏美术作品,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中外杰出的园林艺术,了解东西方传统园林艺术的不同特色和现代景观园林艺术的多样性变化。引导学生探讨并体验不同园林风格背后的审美文化上的差异,注重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殊意义,能注中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2、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中以身边的以及最具典型的中国园林建筑为引导,引起关注,深入讨论,领会魅力,感悟成就。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深切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同时拓宽眼界,兼容并蓄,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不能固步自封,这样才能对古今中外的园林艺术概貌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从而客观地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和价值,更好地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重点帮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的主要流派及其特征。园林艺术的风格迥异,各有其艺术的多样性,从各自的文化传统、审美追求、造园手法和艺术风格等方面进行讲述,使学生建立对园林艺术概貌的认识,培养初步的鉴赏能力。 难点:形形色色的园林艺术风格都是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在这些形式背后,存在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原因。本课的难点是探索不同园林艺术流派的产生原因及发展脉络,从而学会分析艺术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和决定因素。 教法 讲授、演示、讨论 教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使用多媒体播放昆曲《牡丹亭》,引出曲目中的一段曲词“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说明昆曲与园林的关系,以此导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授课: 1、出示题目《漫步中外园林艺术》,欣赏图片集锦,提出问题,什么是园林?互动引导 。 小结: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 通过图片欣赏两种园林形式:欧洲园林和中国园林,根据图片进行比较。 2、认识中国园林 (1)、中国古代园林的分类: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三类。 现存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现存的私家园林:扬州的何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网狮园,上海的豫园 (2)、在对现存的南北园林的欣赏的过程中,思考体会两者间的特点差异。 小结:皇家园林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私家园林规模较小,所以常用假山假水,建筑小巧玲珑,表现其淡雅素净的色彩,赋予诗情画意。 3、中国园林的艺术特点: (1)、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自然美 (2)、可游、可望、可行、可居的空间美 (3)、诗情画意、寄情山水的人文美 4、认识日本园林:枯山水 欣赏图片,被称为园林史上的明珠,艺术特点:静、雅、奇 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