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26115

2.4.3 红军长征 课件(39张PPT+素材)

日期:2024-05-01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4963589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4.3,红军,长征,课件,39张,PPT+
    (课件网) 第四课 开辟革命新道路的艰难历程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 革命运动。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 作破裂了。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 泽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展 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历经艰难险 阻,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说出下面图画代表的事件和历史意义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 '……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 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危在旦夕、 险象环生的战斗。”这一“行军”是指中国历史上哪一历史事件? 红军长征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飞夺泸定桥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1.背景: (1)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大为震惊。 从1930年开始,国民党调集军队,对革命根据地发动 了多次“围剿”,企图消灭红军,但均遭失败。 到1930年夏,全国已建立起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在十几个省,革命武装力量达到十万人。 面对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国民党统治集团有何想法和行动?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 为什么前四次胜利了 前三次反“围剿”中,毛泽东采取了避敌主力,诱敌深入、集入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和打运动战的方针 ,第四次使用大兵团伏击敌人的战术。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发展 军事战略指导方针的错误 (2)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分几路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中共中央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这时,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红军中占据了统治地位,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推行“左”倾错误主张,拒不接受毛泽东的正确建议,用阵地战代替游击战和运动战,用所谓"正规"战争代替人民战争,使红军完全陷于被动地位。经过一年苦战,终未取得反"围剿"的胜利。最后于1934年10月仓促命令中央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退出根据地。 王 明 博古 李德 王明 1904.4~1974.3.27 原名陈绍禹(一说玉) 安徽金寨县(今属六安市)人 中共前期重要领导人之一 秦邦宪 1907.6.24~1946.4.8 化名博古(俄语“上帝”音译) 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之一 李德[奥托·布劳恩] 1900.9.28~1974.8.15 又名华夫 曾用名李特罗夫 德国慕尼黑人 共产国际派中国红色政权军事顾问   由于党中央主要领导人在军事指挥上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敌我力量对比表   项目 次数 时间 军队人数对比 领导人 反剿结果 国民党军队 中央红军 人数比例 第一次 1930.10 10万 4万 约2.5:1 毛泽东 胜利 第二次 1931.4 20万 3万 约7:1 第三次 1931.7 30万 3万 约10:1 第四次 1933.2 30万 7万 约4:1 周恩来 朱德 第五次 1933.9 50万 8万 约6:1 博古 李德 失败 红军反“围剿”胜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战争胜败,不在于力量悬殊,而是取决于正确的军事思想和战略战术方针。 一、红军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王明博古“左”倾路线的错误 1931年至1934年,远在万里之外的共产国际凭空想象、错误地指导中国革命,在他们的支持下,从苏联学习回国的教条主义者王明、博古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权。他们披着“马列主义理论”的外衣,实行了违背中国国情的“左”倾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