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33622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13.唐诗五首(含答案)

日期:2024-05-0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1877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八年级,上册,同步,练习
  • cover
《唐诗五首》自主学习 基础锤炼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东皋( ) 徙倚( ) 薄暮望( ) 驱犊( ) 采薇( ) 燕然( ) 荆门( ) 没马蹄( ) 白沙堤( ) 2.按要求填写句子。 (1)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 , 。 (2)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3)王维的《使至塞上》中,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它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名句是: , 。 (4)《渡荆门送别》中以游动的视角写出了渡过荆门进入楚地的壮阔景象的句子是: , 。 (5)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的诗句是: , 。 3.选出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 ) A.多地网友目击到空中出现发光不明飞行物,范围覆盖多个中国省市地区。(将“多个”和“中国”对调) B.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寻找新知,一直是打破信息茧房最有效的。(在“有效的”后面加上“手段”) C.尽管何种文明、何种语言,形容儿童的词汇,都与希望、美好、稚朴等相连。(将“词汇”改为“词语”) D.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以空前的巨大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之中。(删去“巨大”) 4.用不超过30字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内容。 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典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练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 5.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A.多年不见的老乡捎来了家乡的土产,我推辞不了,最后只好笑纳了。 B.尽管只是绵薄之力,但他费了很大的劲,我们应该感谢。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这种陈词滥调的报告恐怕是没有人愿意恭听的。 课内精读 (一)阅读《野望》,回答问题。 6.品析诗句“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7.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在东皋伫望山野秋景及感受,表现了孤寂无依的彷徨心情。 B.颔联中的眼前景观,纵使在淡淡的暮霭之中,人们还是能够感觉到山野间秋林、余晖的光与色的强烈辉映。 C.颈联用几个动词“驱”“返”“带”“归”进行动态式的描写,以动衬静。 D.尾联借陶渊明的典故抒情,情景交融,收束全诗。 (二)阅读《黄鹤楼》,回答问题。 9.李白登临黄鹤楼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细读全诗,简析此诗在写景方面的精妙之处。 10.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尾联借景抒情,以夕阳西下江面烟波浩渺之景,寄寓诗人远离故土、羁旅他乡的凄苦思乡之情,而自问自答的方式更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孤独空寂之情。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三)阅读《使至塞上》,回答问题。 11.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欲问边”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 B.颈联历来为人称道。“孤烟”本显苍凉,“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 C.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