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与撇的分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学习汉字笔画之间分布均匀、部件之间搭配合理这一特点。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写好多点之间、多撇之间间距匀称、有序分布的范字。 3、通过对比与欣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和保管好书法工具材料,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重点: 1、本课学习的如何使多点与多撇之间的笔画分布匀称,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在书写端正、平稳的基础上,进而学会保持笔画之间的分布均匀及部件之间的合理搭配。 2、在范字赏析与练习中,教材选取“無(无)”、“爲(为)”、“經(经)”、“彭”四个例字,学习四个范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要领。 难点: 通过欧体、柳体、赵体三大体范字对比与欣赏部分,让学生对比不同书法家书写的相同字,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在结构和笔画上的特点。 课程安排: 欣赏导入,引导观察:展示《颜勤礼碑》三个例字,由颜体楷书的特点引出话题,切入本课的主题“点与撇的分布”,展示本课的四个范字“無(无)”、“爲(为)”、“經(经)”、“彭”; 练习指导,临写体验: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或直接在水写布上用毛笔书写四个范字,针对典型笔画结构毛笔进行讲解分析; 作业评价,拓展赏析:投影仪展示学生课堂作业,展示欧、柳、赵三家不同风格的“無(无)”字。 课前准备: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1、课本 2、笔墨纸砚 创建良好的书写氛围书法氛围。 1、安定他们的情绪 2、端正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 巩固上节课(横与竖的分布)所学习的内容,为本节课学习做好铺垫。 揭示课题———点与撇的分布: 首先,教师屏幕展示《颜勤礼碑》中的三个例字,“馳(驰)”、“陽(阳)”、“醴”,欣赏颜体端庄大方,疏密均匀、结构均匀的特点。 然后由颜体楷书的特点引出话题,给学生两分钟进行交互讨论。 切入本课的主题“点与撇的分布”,展示本课的四个范字“無(无)”、“爲(为)”、“經(经)”、“彭”,引导学生观察并由学生回答这四个字哪些笔画之间分布均匀有序。 观察体验: 一字之中有数点时,不能因点画细小就杂乱排列,而应当匀整有序分布,多而不乱。一字之中有数撇连排时,分布要匀整,下撇之首多对正上撇之腰。 本课侧重的是多点与多撇之间的有序分布,教师要引导学生知晓,横画之间,竖画之间及部件之间也要把笔画安排得井然有序、和谐均匀,不可以松紧无度、杂乱无章。 观察体验———范字讲解: 在初步掌握点与撇分布的基础后,结合范字“無(无)”、“爲(为)”、“經(经)”、“彭”等字的赏析,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汉字间架构和笔画特征的能力。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1、四个范字哪些笔画之间分布均匀有序?有哪些轻重、大小、角度的细微变化? 2、评述范字“無(无)”的结构特点?答:(颜体“無(无)”字为左右结构,外形偏方,上窄紧下宽松。横画、竖画、点画轻重长短不一,主次分明,间距均匀。四点上合下开,呈辐射状。) 3、评述范字“爲(为)”的结构特点?答:(颜体“爲(为)”字为外形纵方,上紧窄下宽疏。横画平行,横轻竖重,对比强烈。下四点分布均匀。) 4、评述范字“經(经)”的结构特点?答:(颜体“經(经)”字为左右结构,外形近方,左上右下,左右宽窄相当。左部三撇间距均匀,三点间距匀称。右部上窄下宽,上下对正,三撇点也基本匀称,横画平行,下横稍长。) 5、评述范字“彭”的结构特点?答:(颜体“彭”字为左右结构,字形偏方,左宽紧,右窄疏,左右错落。左边上面横画平行,间隔均匀,右部三撇间距匀称,长短、轻重不一。) 向学生展示米字格中的范字,并叙述其要领,再播放范字视频演示。 临摹感悟: 对应课件所出示的相关范字“無(无)”、“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