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选用及学法指导 牛顿第二定律 说课 LOGO 说课内容: 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教法选用及学法指导 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教 材 分 析 本节是人教版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第3节,在本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本章的重点和中心内容;也是动力学的核心,是学习其它动力学规律的基础。所以本节在本章乃至本册,甚至整个高中物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节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上节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说明,提出了牛顿第二定律的具体表述,得到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突出了力的单位“1牛顿”的物理意义,并在最后通过例题介绍牛顿第二定律应用的基本思路。 教学内容的认识 学 情 分 析 二、在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做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这一实验,已定性地了解加速度、力、质量的关系 。学生很自然地就急于知道“加速度、力、质量是不是有具体的数量关系?”。 一、学生学习积极主动 ,对物理学习有着较浓厚敢于坚持正确的观点,勇于修正错误;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具有团队精神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准确的表述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 (2) 知道力的国际单位制单位“牛顿”是怎样定义的。 (3) 能从同时性、矢量性等各个方面深入理解牛顿第二定律,并能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渗透物理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2、通过讨论交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使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以上节课实验为基础,归纳得到物体的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定量关系,进而总结得到牛顿第二定律,培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2、能从生活中的常见现象中抽象出模型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加以解释。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教学难点: 牛顿第二定律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重、难点 LOGO 教 与 学 直观演示法 讲授教学法 提供表达、交流的机会 提供成功的机会 教法选用和学法指导 指导性发现法 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 教学流程设计 环节一: 环节二: 分析讨论,理解新知 环节三: 环节四: 创设情景,引入新知 解决问题,运用新知 自主学习,获得新知 总结提升,巩固新知 环节五 思考航母起降过程的运动状态 设置讨论中心点, 引导学生理解 提出问题, 让学生自主学习 根据上节课探究实验的结论,自学课本,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牛顿第二定律如何用等式表示? 表达式各符号表示什么? (3)表达式中的各物理量单位是什么? 引导学生讨论总结: (1)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F=kma F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k为比例系数。 (3)取力的单位为: 牛顿 N , 质量的单位为:kg,加速度的单位为:m/s2 Your site here 讨论主题:力的单位“牛顿”是怎么定义的? 为什么取k为1而不取其他值? 从牛顿第二定律的文字表述看,只要k是常数,就能正确表示F与m、a之间的比例关系,那么学生会感到1N的规定很随意,也无法准确理解1N的力到底是多少。 引导学生从单位的角度推导出k=1 k=F/ma, k=1N/(1kg·1m/s2), 规定:1N=1kg.m/s2, 则 k=1 牛顿第二定律可简化为:F=ma。 先选取了合适的单位再令比例系数为1,这样避免了学生的疑惑,化解了难点。 1N大小的力是如何规定的? 当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F该如何理解?上述规律又将如何表达? 两个人对拉质量为m的小车,拉力分别为F1、F2 (1)若F1>F2,小车的合力为多少?加速度a由什么力决定?沿什么方向?大小为多少? (2)若F1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