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4642

【历史】第31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课件(岳麓版必修3)

日期:2024-06-0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13079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历史,31课,综合探究: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课件,岳麓,必修
  • cover
(课件网) 三四千个汉字,二三十个明星偶像,几首流行歌曲和几本武侠小说,几乎成了许多中国青少年“精神库藏”的全部。吃着肯德基、麦当劳,喝着可口可乐、看着“哈利·波特”长大的中国年轻一代,是否还有自己的文化性格?长大后是姓“中”还是姓“西”?这成为了社会关注,也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社会不断发展,而同时新的问题也凸现出来,市场经济体制下,中国应该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呢? 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精华(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思想道德方面: 政治制度方面 各思想流派的智慧经验 优秀的文学、艺术、科技成果 糟粕 维护专制的纲常礼教 压抑人性的“存天理、灭人欲” 摧残妇女的“三从四德” 扼杀创造力的“八股取士” 宣扬迷信思想、培养奴才意识 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留下了那些优秀遗产?哪些是糟粕?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1914年9月28日,孔子的生日那天,袁世凯头戴天平冠,身穿古装,率文武百官到孔庙,行三跪九叩大礼,祭孔朝圣。12月23日冬至节,袁世凯又穿起特制的古怪祭服,率领百官拥到天坛,举行祭天大典。 “我们反对孔教,并不是反对孔子个人,也不是说他在古代社会无价值。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适合现代潮流,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抵抗现代潮流,成了我们现代进化的最大障碍。 红卫兵破“四旧”。孔庙大成殿明代彩塑孔子像被挖眼、扒心、身上贴满标语。孔府、孔庙、孔林,共计有一千多块石碑被砸断或推倒,烧毁、毁坏文物六千多件,十万多册书籍被烧毁或被当做废纸处理。 袁世凯、陈独秀、红卫兵对待传统文化有何区别? 我们如何汲取传统文化的养分? 红卫兵对于孔子及其思想的全盘否定,实际上也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毁坏孔庙的行为是一场文化劫难,没有任何进步意义。 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用改革创新的视野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解析,扬弃兼顾,并纳入新文化体系中融会创新。 袁世凯为复辟帝制,极力推行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 陈独秀等人并不是无条件否定孔子其人其说,在当时是为了使人们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实现思想启蒙,也是为了反对当时的反动统治者的专制独裁。 纪念孔子诞辰2555年祭祀大典在 孔子故里山东省曲阜市孔庙举行。 以传统文化构筑当代和谐,海南文昌举行祭孔大典。 儒家思想在今天的中国 儒家思想在东亚 儒家思想在西方 日本、东亚“四小龙”,在大力引进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同时,又从中国儒家传统中挖掘重知识教育、重集体、讲奉献、倡导感化、提倡和谐等有利因素并加以利用,实现了经济腾飞。 当代资本主义文明在高度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不少痼疾。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中国文化如果不能取代西方成为人类的主导,那么整个人类的前途将是可悲的。” 儒家学说对东亚的经济发展有积极意义但不是主要原因,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西方企图通过中国传统文化来完全化解资本主义现代化的矛盾是不可能的,根本解决矛盾的手段和途径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自身。但中国传统文化的宁静与和谐对西方社会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根据上面的材料和课本思考题辩一辩: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拯救世界未来的良方吗? 中国几千年传承的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我们要面对的,是如何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意识相融合,对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它发挥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