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50201

高中历史 统编版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同步练习第19课 辛亥革命

日期:2024-06-1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74次 大小:580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历史,高中,统编,必修,中外,纲要
  • cover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选择题 1.戊戌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提出改革科举制度,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坚决反对。清廷却在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这表明(  ) A.科举制失去选拔人才的作用 B.慈禧太后的阶级立场发生了细微的变化 C.维新思想得到清廷的认同 D.清王朝政治体制的被动革新 2.孙中山曾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基于上述认识,孙中山(  ) A.成立兴中会     B.筹建同盟会 C.策划武昌起义 D.组建临时政府 3.孙中山说:“满清之政治腐败已极,遂至中国之国势亦危险已极,瓜分之祸已岌岌不可终日,非革命无以救重亡,非革命无以图光复也。”这体现了孙中山主张的(  )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五权分立 4.1911年10月11日,某城贴满了告示,上面写道:“今奉军政府令,告我国民知之:凡我义师到处,尔等不用猜疑。……建立中华民国,同胞其毋差池!”这座城市是(  )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武汉 5.近代某一法律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该法律的进步性是(  ) A.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B.宣告了封建制度的终结 C.宣示了中华民族独立 D.开启了政治民主化进程 6.辛亥革命“打开了中国近代化的闸门”,使20世纪的中国历史发生了第一次巨变。这主要表现在(  ) A.它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B.它建立了共和政体 C.它动摇了封建制度的根基 D.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1910年5月,有读者向汉口的《东方时报》投稿批评新政:“现在什么东西都得上税,棉花、谷物、食油、燃料、牛,不管什么———并不光是一个田赋的问题。”《东方杂志》也发表文章称:“以前不办新政,百姓尚可安身;今办自治、巡警、学堂,无一不在百姓身上设法。”由此可知(  ) A.新政没有实际成效 B.新政的推行激化了社会矛盾 C.清政府假改革真独裁的真实面目被揭穿 D.新政措施缺乏时代性及民众支持 8.下表为清末立宪进程概况,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时间 民间 清廷 1906年 立宪派积极宣传立宪,要求迅速加以实行 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 各省政团纷纷上书请速开国会 定以九年为实行之期 1910年 各省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进京请愿 许三年后开设国会 A.立宪派进行了毫不妥协的斗争 B.民众普遍参与清末民主运动 C.立宪风潮客观上推动了革命形势 D.清政府积极推动立宪的进程 9.有历史学家认为:“民国的建立,虽说是由于人心的效顺,然以数千年专制的积重,说真能一朝涤除净尽,自然是无此理的。大约当时最易为大众所了解的,是民族革命。”他所说的“民族革命”是指(  ) A.推翻清朝反动统治 B.创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组织中国同盟会 D.颁布宪法以保障民权 10.“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  ) 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11.1910年,清政府设立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资政院议员部分由皇帝钦定,部分由选举产生。其职责包括议决国家军政大事、审议财政预算和修订法律等,议决事项须“具奏,恭候圣裁”。此次改革(  ) A.实践了英国式君主立宪制 B.加强了皇帝个人的独裁统治 C.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D.确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 12.近代四川有一首民谣:“自从光绪二十八年把路办,银子凑了万万千,也有官的商的款……最可怜的庄稼汉,一两粮也出这项钱。要办路因为哪一件?怕的是外国占路权。”与该民谣相关的历史事件(  ) A.导致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 B.加速清朝政府的垮台 C.促使义和团运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