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访问因特网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信息社会,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来支撑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是新世纪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之一。而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从网络上快速高效地获取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和娱乐必备的技能之一。 本课以学生感兴因特网为教学任务,通过南极科学考察引导学生分析任务,设计任务的解决方案,到具体操作完成任务,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能力,使其成为每位学生在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会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是学生继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不竭动力。 本课通过“活动任务”来展开,通过“提个醒”、“试一试”、“信息岛”栏目为大家提供帮助、支持和知识扩展。培养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过程和方法,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提供服务。 另外,本课还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与他人合作意识,也为以后的学习开展多元化交流与合作奠定基础。 二、学生分析 由于学生普遍对网络的接触机会比较少,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异非常大,学生对上网是非常感兴趣的一件事,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考虑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是本课实施的出发点。 三、教学策略 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我的教学思路是:第一课时,由问题“你知识南极科学考察吗?”引出利用网络获取信息的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通过自学上网尝试、探索着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然后每个小组汇报成果(收集到的信息),一边演示一边讲解其操作的过程及想法,带动全班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一起参加到课堂教学中来。 第二课时,在老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真正掌握,浏览信息,搜索信息,下载网上信息,收发邮件和使用论坛的能力。老师辅助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活动,并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辅导。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因特网的功能,了解网址和主页的含义; 2、了解搜索的含义,能够用两种方法搜索想要查询的信息; 3、能够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能够保存网页上的文本、图像等信息以及收藏网页; 4、了解电子邮箱的特点,能够申请电子邮箱,能够收发邮件; 5、了解论坛的使用; 6、体会网上信息的丰富与交流的便捷。 (二)情感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大胆实践,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培养学生协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1、分类搜索信息。2、保存网上信息。3、收发邮件 六、课时 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整体活动任务,收集南极科学考察的相关信息。 2、提出一些与南极有关的问题,如:南极有多少冷?在南极人们如何生活?南极有多少水资源等,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看屏幕上展示的南极科学考察的有关图片、文字信息。 激发学生了解南极科学考察信息的兴趣,鼓起学生尝试、探索的勇气,让学生树立信心。 浏览信息 ①打开相应的网站②打开浏览的内容 1、在屏幕上展示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网站_www.chinare.gov.cn_查看相关内容。 2、启发、引导、评价、鼓励、辅助学生。在浏览网页前,启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打开IE浏览器;学生进行输入网址操作时,经常输入错误,老师要及时提醒,使学生养成细心的好习惯,当学生无法打开自己要查看的内容时,老师要鼓励学生反复尝试,找出问题,多动手,自己把问题解决。 3、通过电子教室软件的屏幕转播功能,来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对学生进行激励和表扬,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进行自由尝试、探索、合作学习。 总结、汇报学生成果 通过自由尝试,学生借助活动任务为载体,学会浏览信息,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