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69044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九上 4.3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66次 大小:5479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科粤版,2012,初中,化学,质量,守恒
  • cover
4、3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最重要的定律,是新课标教材(粤教版)第四章第三节内容。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许多化学反应并知道了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本节将从量的方面认识化学反应,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更全面。本节课有三个内容: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质量守恒的原因;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它的学习为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计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二、三章教材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镁条、铁丝、红磷、木炭等物质和氧气的反应的实验,基于学生的已有的基础知识,采用回忆实验事实→归纳的方法,归纳出这些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他们都是化学反应。但化学反应中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大?减少?还是不变?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学习的障碍点是为什么质量守恒的原因。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常见现象和问题; 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化学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做出解释,培养学生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对学生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从微观角度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 难点: (1)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2)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现象和相关的问题 五、教学准备: 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碳酸钠、稀盐酸、烧杯、锥形瓶、气球、导气管、托盘天平、烧杯、小试管、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新 课 导 入 [引入]同学们已在前面的学习中,学到了许多化学反应,如镁带、铁、红磷的燃烧,你能描述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吗?能写出它们燃烧的文字表达式吗? 引导学生填写课件中的表格 [讲述]这些化学反应都有新物质生成。 回忆思考,个别学生回答 学生填写表格 2Mg+O2?2MgO 3Fe+2O2?Fe3O4 4P+5O2 2P2O5 从已学知识入手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会观察的方法并能准确描述实验现象 利用学过的知识,总结规律,知识得到提升。 ? 新 课 教 学 [过渡]以上化学反应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那么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大?减少?还是不变? 我们分组进行实验探究 ? 在实验一中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 在实验二中化学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有无变化? 对照课件,看看你写的化学方程式对吗? [讨论]: 1、你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什么现象? 2、通过比较M1和M2的大小,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你得出什么结论 [思考]:在第二个实验中,铁钉都参加了反应吗? 哪些物质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除去这些没有变化的物质外,哪些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学生猜想] 1、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大 2、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 3、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学生分组实验一]:氢氧化钠和硫酸铜的反应,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变化 [学生探究二]铁钉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观察实验现象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不变化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各小组抽学生展示: [总结]: 反应的各物质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学生分析、交流并展示 由于烧杯、小试管、没有反应的铁钉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因此,参加化学反应的铁钉和硫酸铜溶液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铜和硫酸亚铁的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