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72409

3.1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三课时 教案(Word)

日期:2024-06-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60次 大小:16754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函数,概念,及其,表示,第三,课时
  • cover
《3.1 函数的概念及其表示(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常见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对比这三种表示法,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能从不同角度全面理解“y=f(x)”中f的意义. 2.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及表示,通过函数的不同表示法的转化和综合使用,加强数形结合观念,提升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3.通过对max{f(x),g(x)}这种符号化表示的理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抽象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函数常见的三种表示法及其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及表示.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题1:你能说说函数有哪些表示法吗?它们各自的特点又是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结合初中学习经验以及第一课时4个问题一般能回答出三种表示法,但是对各自的特点可能感受不深,叙述不准确,老师借机给出新的例题,导入新课. 预设的答案:我们已经接触过的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 解析法,就是用数学表达式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1、2. 列表法,就是列出表格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4. 图象法,就是用图象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如3.1.1的问题3. 设计意图:梳理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感受学习函数表示法的必要性. 引语:解析法、列表法和图象法各有特点,而且有的函数只能采取某种表示法,本节课我们专门讨论函数的表示法.(板书:函数的表示法) 二、新知探究 1.感知对比,归纳概括 例1 某种笔记本的单价是5元,买x(x∈{1,2,3,4,5})个笔记本需要y元.试用函数的三种表示法表示函数 y=f(x).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本题,可能暴露的问题:定义域疏漏导致将离散的点连成直线,老师针对问题讲解并引导学生思考三种表示方法的特点. 预设的答案: 解:这个函数的定义域是数集{1,2,3,4,5}. 用解析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y=5x,x∈{1,2,3,4,5}. 用列表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 笔记本数x 1 2 3 4 5 钱数y 5 10 15 20 25 用图象法可将函数y=f(x)表示为图1. 追问1:你能说说这个函数与正比例函数y=5x,x∈R的异同吗?(解析式相同,定义域、值域都不同,从图象上看,这个函数的图象是由5个离散的点构成的,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一条连续的直线.) 追问2:比较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解析法有两个优点:一是简明、全面地概括了变量间的对应关系;二是可以通过解析式求出任意一个自变量的值所对应的函数值;图象法的优点是直观形象地表示随着自变量的变化,相应的函数值变化的趋势,有利于我们研究函数的某些性质;列表法的优点就是不需要计算就可以直接看出与自变量的值相对应的函数值.) 追问3:所有函数都能用解析法表示吗?列表法与图象法呢?请你举出实例加以说明.(不是所有的函数都能用这三种方法表示,有的函数只能采取某一种表示法.比如课本3.1.1的问题3中的函数只能用图象法表示,不能用解析法和列表法表示;再比如课本第75页给出的狄利克雷函数f(x)=不能用图象法表示.) 设计意图:介绍了一个可以用三种方法表示的函数.通过这个例子,让学生体会三种表示方法各自的特点. 2.结合实例,理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例2 画出函数y=|x|的图象. 师生活动:老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将新问题转化为熟悉的旧问题,具体而言即将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学生在画图时可能忽略定义域,导致错误,教师要及时指出,并示范这道题的画图步骤,讲解分段函数的概念. 追问1:y=|x|不属于之前学过的任何一类函数,你能将解析式变形,化为不含绝对值的形式吗?(根据绝对值的定义,分类讨论:当x<0时,y=|x|=-x;当x≥0时,y=|x|=x.) 追问2:如何画y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