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797707

地理:4.2《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湘教版必修2)

日期:2024-06-18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9次 大小:497893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地理,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课件,教版,必修
  • cover
(课件网) 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湘教版《地理Ⅱ》第四章 南通市高中地理课程课件制作组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古代人类对太阳、植物、动物的崇拜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史前文明时期人地矛盾不突出? 1. 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活动: 放大图片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 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 (1) 生产力水平 : (2) 环境问题: (3) 人地关系 : 极低 不明显 适应、依赖、崇拜自然 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1)生产力水平: (2)环境问题: (3)人地关系: 提高 出现局部环境问题,如过度开垦、 放牧引起 的生态破坏 。 对抗性增强,利用、改造自然。出现了关于处理人地关系一些主张。 阅读教材第95页内容,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 阅读思考 “顺天时,量地利”———贾思勰 2.农业文明———人类适利用、改造自然时期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中国古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以下 几个阶段: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下列说法反映的人地关系属于哪个阶段?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 人类应制天命而用之。 3. 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 情返道,劳而无获。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一、古代人地关系思想的产生 我国的一个山区县,决定修建一条渠道,从邻县的一条河流引水,以解决当地生产生活用水严重缺乏的问题。但是,引水渠道工程非常艰巨,需要在悬崖峭壁上开凿渠道。该县人民不畏艰辛,花了十余年的时间,终于修成了这条引水渠道。清澈的渠水流淌进千百年来干涸的土地,使当地的生存环境得到很大改善。 1. 该县的这一引水工程,是哪一种人地关系思想 的表现?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2. 引水工程的成功,会给地方经济带来哪些好处? 会不会对该县及其邻县的生态环境产生负作用? 活动: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现代的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地理环境决定论 可能论、适应论、 生态论观点 和谐论 (人地协调论) 可持续发展论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二、现代人地关系思想的发展 产品生产制造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包装运输 产品利用回收 产品废弃处理 环 境 资源的摄取 原材料加工 清洁生产从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来评估产品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清洁生产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课堂测验 1. 人地关系思想演变的根本原因 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文化水平 D、经济水平 A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课堂测验 2. “愚公移山”的故事、“都江堰”工程、 1995年我国开始实施海洋伏季休渔 制度分别体现的人地关系思想 是( )( )( ) A、天人相关论 B、人定胜天 C、环境决定论 D、人地和谐论 B A D 现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发展 古代人地关系 思想的产生 课堂测验 3. 我国古代的行为或主张蕴含了可持 续发展的思想的是( ) A、广谷大川异制,民生期间者异俗 B、封山育林,定期开禁 C、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