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的颜色 色散 激光 一、选择题(1~6为单选,7~9为多选) 1.关于薄膜干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干涉条纹的产生是由于光在膜的前、后两表面反射,形成的两列光波叠加的结果 B.干涉条纹中的暗条纹是由于上述两列反射光的波谷与波谷叠加的结果 C.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平行线时,说明膜的厚度处处相等 D.观察薄膜干涉条纹时,应在入射光的另一侧 解析:薄膜前、后两个面反射的光波所走的路程差不同,一些地方,波峰(波谷)与波峰(波谷)相遇,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在另一些地方,波峰(波谷)与波谷(波峰)相遇,相互削弱,出现暗条纹.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平行线时,说明膜是理想的劈.人眼观察到的条纹是膜前、膜后反射光波叠加的结果,因此人应与入射光在同一侧. 2.如图所示为一显示薄膜干涉现象的实验装置,P是附有肥皂泡薄膜的铁丝圈,S是一点燃的酒精灯,往火焰上撒些盐后,在肥皂膜上观察到的干涉图象应是图中的( D ) 解析:酒精灯发出的光在肥皂膜前后两个表面上反射后叠加,形成干涉图样,两列反射光叠加时的路程差与肥皂膜的厚度有关,相同厚度处光程差相同,而同一条亮条纹(或暗条纹)上路程差也相同,肥皂膜竖起时同一水平线的膜厚度相同.故肥皂膜上的亮(暗)条纹是一些水平的平行直线,即正确答案为D. 3.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的装置,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通过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C )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B.a的上表面和b的上表面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D.a的下表面和b的下表面 解析:干涉法的原理是利用单色光的薄膜干涉,这里的薄膜指的是样板与待测玻璃板之间的空气层.在空气层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反射的光会发生干涉,观察干涉后形成的条纹是否为平行直线,可以断定厚玻璃板的上表面是否平整.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 4.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则( A ) A.光的颜色、频率都不变,波长、波速都变小 B.光的频率变小,颜色、波长、波速都不变 C.光的频率、速度变小,颜色、波长不变 D.频率、颜色、波长都不变 解析:光在不同种介质中传播时,频率不变,而颜色由频率决定,所以颜色也不变.由v=可知,v变小;由v=λf可知,λ变小,故A正确. 5.光在科学技术、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用透明的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光的偏振现象 B.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的彩色图样是利用光的衍射现象 C.在光导纤维束内传送图像是利用光的色散现象 D.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 解析:用透明标准平面样板检查光学平面的平整程度是利用了光的干涉,A错;用三棱镜观察白光看到彩色图样是利用了光的色散现象,B错;在光导纤维束中传送图像是利用了光的全反射,C错;光学镜头上的增透膜是利用光的干涉现象,D正确. 6.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穿过平行玻璃砖后,变为a、b两束单色光.如果光束b是蓝光,则光束a可能是( D ) A.红光 B.黄光 C.绿光 D.紫光 解析:由题图可知,光束a的折射角小,根据n=知,光束a的折射率大于光束b的折射率,频率越大,折射率越大,且已知光束b是蓝光,选项中频率大于蓝光频率的只有紫光,故光束a可能是紫光,D项正确. 7.如图所示,实线为空气和水的分界面,一束蓝光从空气中的A点沿AO1方向(O1点在分界面上,图中O1点和入射光线都未画出)射向水中,折射后通过水中的B点.图中O点为A、B连线与分界面的交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O1点在O点的右侧 B.蓝光从空气中射入水中时,速度变小 C.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束紫光,则折射光线有可能通过B点正下方的C点 D.若沿AO1方向射向水中的是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