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题 2七彩生活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教材分析: 在前一课《走进大自然》的基础上,了解了大自然中的色彩后延续至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美。在自己身边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找出这些丰富的色彩,并大胆地表现色彩,观察色彩的变化。美好的生活,多彩的生活,用画笔、用色彩来表现像彩虹一样美丽的生活是本课的内容。在这节课上,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色彩的美,在美术游戏中体验各种绘画工具和不同的材料,用色彩的语言来表现生活的美,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学会创造、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 学生分析: 美术表现给儿童提供一个自主活动的天地,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比在其他学习领域 中能更大程度地调整自己的活动,根据提供的材料,他们就会依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以个人独特的方式进行制作,完成造型表现,并能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出实验结果。色彩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元素。用色彩的语言来表现七彩的生活,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即新奇又充满了魅力。因此,培养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和合作的能力,就能生成一年级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本课教学由浅入深,通过观察发现、实验探究、自由创作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实物 拓印单色、彩色纸材以及废旧画报、挂历,采用折、剪、撕、拼贴或绘画等方法进行平 面造型,在自己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中找出丰富的色彩,并观察色彩的变化,大胆地表现七彩的生活。 教师准备: 1. 多媒体课件、数码摄像机。 2. 裁剪成各种形状的彩色纸条、纸片。 3. 水粉颜料、画笔、水桶等工具。 4. 裁剪成生活用品形状的作业纸、旧衣服等。 5. 展示牌一块。 学生准备: 1. 色彩鲜艳的生活用品。 2. 准备颜料、画笔(大小不同的笔)、调色盘、洗笔筒、抹布、油画棒、吸水纸等。 3. 收集生活中的彩色照片。 二、建立的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丰富的色彩,感受和表现七彩的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以个人或合作的方式,尝试用水粉颜色涂抹、拓印、色纸拼贴等方法做调色练习,观察颜色混合、并列、覆盖后的不同效果,体验色彩的变幻无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自由探索、自由表达、自由创造的创作热情和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并列、覆盖所产生的美感,通过实验观察色彩混合发生的变化和产生的神奇效果。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大胆地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美化生活,提升审美意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欣赏 1.由彩虹导入,从前一课《走进大自然》过渡到寻找生活中的色彩。欣赏各种生活用品、彩色照片等,寻找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色彩变化。 2.(课件出示建筑、服饰、生活用品等图片)提问: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中,你看到了哪些色彩? 学生欣赏观察,使其对生活中的色彩感兴趣。 3.学生介绍自己带来的生活用品,说说它的颜色。 这些生活用品、彩色彩美吗?它美在哪里? 4. 揭示课题:七彩生活。 学生欣赏观察、感受、讨论并回答提问? 欣赏、感受各种生活用品的色彩美。 本课是上节课的延伸,因此,由自然风景及彩虹图片延伸到本课的生活图片,过渡更加自然。由介绍自己熟知的生活用品开始更贴近学生生活。 二、讲解示范 1. 小实验:你知道彩虹姑娘的七彩色是哪儿来的吗?(出示三棱镜实验图片,有条件的可以用三棱镜在室外进行试验) 2. 贴纸游戏:在教师事先准备好的彩色纸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颜色,将它们粘贴到大纸上。(小组合作进行粘贴,鼓励学生随意粘贴) 小结:像这样将色彩进行随意的摆放、组合,就是表现我们七彩生活的很棒的作品。 3. 走近大师:欣赏康定斯基、蒙德里安以及中国画家吴大羽等人的抽象画作品。 4. 色彩相融实验:色彩组合在画面上非常漂亮,融合在一起更加神奇。 ⑴ 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