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必修3 第4章第1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思考】 问题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有哪些? 课件展示: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 问题2:发展区域农业的一般规律是怎样的? 问题:你知道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在哪里吗?你知道我国最大的林区在哪里吗? (引入正题) 我国有许多农业生产基地,不同的地区,其生产情况、面临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东北地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是我国农业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区域,发展条件优越。以东北地区为例,不仅可以了解区域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还能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 那么,影响这一地区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又该如何? 一、东北地区的地理条件 (1)自然条件 ?(展示“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图片) ?说明:指导学生找出东北地区位置,范围(大体经纬度),所临的国家和海洋。指导学生找出界线,然后分析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明确东北地区的最北端是我国领土纬度最高的地方,为后面紧接着讲气候特点打下基础。 ? (展示“东北地区的地形图”) ?说明:学生阅读东北地区图指出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总结东北地区地形有什么特点。为分析东北地区的农业区位打下基础。 ? (展示我国季风图,干湿区图,温度带图) ?说明: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气候状况,根据气候特点分析完成东北地区农作物分布。 ①气候条件: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学生活动:完成思考题 1.与我国主要农业地区相比,热量条件对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有哪些不利影响? ?点拨:劣势主要表现为许多对热量要求较高的作物品种不能种植,仅能种植一些热量要求不高的如春小麦、甜菜、大豆等作物,并且只能做到一年一熟;长冬无法放牧,还要解决好牲畜的防寒问题。 ? 2.东北地区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的特点,为农村的综合发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条件? 点拨:有利于农忙季节时,集中人力物力投入农业生产;在农闲时,发展副业,增加农业收入,还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和水利建设等。 思考探究:东北农业生产发展有利和不利的气候条件有哪些? 思考探究:热量条件既是不利条件,又是有利条件,你知道东北土地肥沃的原因是什么吗? ?点拨:冬季长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故东北的土壤较肥沃;同时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缓解春旱现象,还可以改善土壤墒情。(纬度高,作物成熟所需的生长时间较长;冻死虫卵,减少了作物病虫害,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思考探究:东北大米因质量优而广受市场欢迎,这与气候条件有什么关系? 点拨: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因此品质上乘;再加之气候寒冷,农作物病虫害少,几乎不需要施用农药,天然具有绿色大米优势。 农业生产离不开水土,下面我们依次来分析东北地区的水土条件。 ②水源条件:充足,水网密布→农业种植方式 东北的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吗?它一年有几个汛期?各是什么原因?这给东北的农业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边画边讲) ?点拨:大气降水是河流主要的水源补给类型。因为东北地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一年有两个汛期,分别是春汛,积雪融水补给;夏汛,雨水补给。洪涝灾害频繁。 ?小结:水源条件:利,充足;弊,季节变化大,洪涝灾害频繁。 过渡:土地条件如何影响东北农业的发展呢? 平原地区种植业;山地丘陵林业;高原牧业。地形条件往往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 ③土地条件 地形条件:地形类型多样→农业类型 土壤条件:肥沃→提高产量 人均土地、地势:人少地多、开阔→生产方式(一大三高,现代化) 师:读图4.3,东北地区包括高原、平原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我们再来看土壤条件?你知道东北地区为什么土壤肥沃了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