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09864

第13课 五四运动 课件(共17张PPT)+素材

日期:2024-06-1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49次 大小:1561849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3课,五四运动,课件,17张,PPT,素材
    (课件网) 第四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第13课 五四运动 新课导入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指1914年—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殖民地和争夺世界霸权而爆发的世界级战争。 中国于1917年加入战争,加入协约国,共有14万劳工前往欧洲,战争以协约国胜利告终。 巴黎和会中国代表团与英国丘吉尔 巴黎和会会场 材料二:这次巴黎和会召开时,中国可以挽百十年国际上之失败,使中国能够与英法美并驾齐驱。———1919年1月5日上海《民国日报》 材料一:中国代表团来到凡尔赛,发誓要寻求收复山东,彻底废除不平等条约。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1、导火线: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 巴黎和会结果:拒绝了中国提出的正当要求,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京报》主笔邵飘萍在北大法科礼堂演讲,讲述了中国外交失败的经过和原因,群情激愤。 “此次若再隐忍签字,我国前途将更无外交之可言。” ———陆徵祥 “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将不国矣!” ———5月2日《辰报》 《外交警报敬告国人》 问题思考: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也是战胜国,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 弱国无外交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2、爆发: 1919.5.4 ①时间: ②地点: ③主力: ④口号: 北京 学生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废除二十一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严惩亲日派卖国贼曹汝霖、陆宗舆、章宗祥。 ⑤要求: 斗争方式:罢课、游行示威。 学生上街游行 被捕学生 关押学生处 学生在进行爱国宣传 尽管不停地被逮捕,学生并没有罢休,而是一次又一次增援上街演讲……北京大学理科的校舍,已经成为第二临时拘留所;文科所在也被武装军警重重包围。学生遭遇如此大规模的武力镇压时,丝毫未表现出要妥协的迹象……北京多数学生做好了决心不屈、随时入狱的准备。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北洋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爱国学生!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1、扩大的原因: ①陈独秀起草《北京市民宣言》 ②日本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 ③更多学生被捕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2、扩大的表现: 时间 领导人 中心 主力 方式 1919年6月 上海 工人 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 陈独秀 前期:北京 前期:学生 → → 后期: 后期: 学生示威游行 学生:“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商人罢市 商人:“忍痛停业,冀救被捕学生,不除国贼,誓不开市!” ———上海商人罢市标语 “国事如此,无心整容,请君不必光顾!” ———上海理发馆贴出的广告 “不医仇人”。 ———上海牙医贴出告示 上海工人罢工 工人:“不做日人之工” “提倡国货,不用日货” 学者: “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 “强力拥护公理” “平民征服政府” 乞丐: “我辈今日反对政府有盗贼之行为,则我辈自身,自不当再为盗贼。” 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 3、结果: 五四运动的直接目标得到了实现 这是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次重大胜利。 ①释放学生 ②罢免三人 ③拒绝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意义 1、性质: 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2、意义: ②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③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①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 农民阶级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无产阶级 (中国共产党) 五四运动的杰出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众评五四 五四运动的精神,最根本的就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 ———江泽民1998年5月4日北京大学喜庆百年华诞上的讲话 五四精神:爱国、进步、科学、民主、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