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15290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第三课时) 教案(word)

日期:2024-06-04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01977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5.5.1,公式,教案,课时,第三,余弦
  • cover
《5.5.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和角公式推导二倍角公式的过程,体会公式false的意义,发展学生逻辑推理素养. 2.掌握公式false,false及其变形形式,false,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从和角公式推导二倍角公式的过程,体会公式false的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角度关系;二倍角余弦公式的应用.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引导语:以公式C(α-β)为基础,我们已经得到六个和(差)角公式,下面将以和(差)角公式为基础来推导倍角公式. (二)新知探究 问题1:你能利用false推导出false的公式吗?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推出这些公式吗?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进行推导,教师巡视并收集学生的不同证法,或请学生将不同的证法列举在黑板上. 预设答案:这里不同的证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导的依据具有多样性,例如可以将false中false替换为false推得false,也可以由false中的false替换为false,而推导公式false时,可以从false出发,也可以由false合作推出;二是推导的顺序具有多样性,学生可以自行设计三个二倍角公式的证明顺序,由于推导其中最后一个公式时可以借助已推出的两个公式,因此不同的顺序可能会导致最后一步有所差异. false. 三个公式分别简记为false,false,false. 设计意图: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度,由学生自己制定计划,并完成二倍角公式的证明. 追问:如果要求二倍角的余弦公式(false)中仅含false的正弦或仅含余弦,那么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独立进行推导. 预设答案:false,false.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公式false的两种变形形式,为下一课时半角公式做好铺垫. 说明:以上五个公式都叫做二倍角公式,或倍角公式.倍角公式给出了任意角false的三角函数与false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这里的“倍角”专指“二倍角”,遇到“三倍角”等名词时,“三”字等不可省去. 问题2:从和角公式、差角公式、倍角公式的推导过程可以发现,这些公式之间存在紧密的逻辑联系,你能设计一张结构图描述它们之间的推出关系吗? 预设的师生活动:学生进行归纳整理,作出结构图,然后小组交流,最后教师挑选一到两组学生面向全班交流展示. 预设的答案: 以上关系仅供参考,其中公式的分布及箭头流向的方式并不唯一,也不必完全画出,但所有公式中,起点一定是false,其它的每一个公式都至少有一个指向它的箭头.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对3个课时推导出的所有公式进行简单回顾梳理,并感悟公式false作为所有公式推导的起源具有特殊意义. 例1 (1)已知sin 2α=513,π4<α<π2,求sin 4α,cos 4α,tan 4α的值. (2)已知锐角false满足false,求false的值. (3)在△ABC中,cos A=45,tan B=2,求tan(2A+2B)的值. 追问1:在(1)中,已知条件给出了false的正弦值.我们应该把false看作一个整体还是将它看作false的二倍?待求的是false的三角函数值,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预设答案:把false看作一个整体.待求角是已知角的二倍. 设计意图:向学生渗透分析问题的常规方法,即分析化简已知条件,明确待求目标,寻找办法拉近二者之间的距离.顺带指出,“倍”是描述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2α是α的二倍,4α是2α的二倍,α2是α4的二倍,这里蕴含着换元思想. 追问2:在(2)中,注意题目中的已知角与待求角,你能制定多少种不同的方案解出此问题?哪一种方法最便捷? 预设答案:方案一,直接把false展开,结合同角三角关系解出false的正弦余弦值,再用倍角公式与差角公式计算false;方案二,视false为一个整体,借助同角关系解出false,再由关系false算出f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