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018142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单元评估测试(原卷板+解析版)

日期:2025-10-21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5993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0-2021,单元,解析,卷板,测试,评估
    第三章单元评估测试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甲、乙两图,回答1~3题。 1.图乙中①~⑤所代表的地质年代依次是( B ) A.古生代、元古代、中生代、太古代、新生代 B.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C.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元古代、太古代 D.中生代、新生代、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 解析:由图甲中信息可知,①~⑤所代表的地质年代依次是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 2.图乙中的数字序号所表示的地理事物正确的是( A ) A.②真核细胞生物出现 B.③恐龙灭绝 C.④无脊椎动物大量出现在地球表层 D.⑤鱼类和两栖类动物出现 解析:②为元古代,真核细胞生物出现;③为古生代,古生代早期出现了大量无脊椎动物,中期出现了鱼类;恐龙灭绝于中生代;两栖类动物出现于古生代后期。 3.出现在④时期的生物有( B ) ①三叶虫 ②恐龙 ③蕨类植物 ④爬行动物  ⑤鱼类 A.①③⑤ B.②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解析:④时期是中生代,主要是爬行动物,恐龙灭绝为中生代末期。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据此回答4~5题。 4.关于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C ) ①土壤水分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大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①④③② 解析:此框图主要说明的问题是:由于水库的修建,一方面使得库区土壤水分条件优化,利于植物生长,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强;另一方面,水面增大,蒸发增强,从而使得库区湿度增加,导致库区降水增多。 5.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其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D ) ①土壤肥力下降 ②产生土壤盐碱化 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 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④ 解析: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河口地带产生的影响包括土壤肥力下降、产生土壤盐碱化、洪涝灾害得到控制、渔业产量下降、三角洲面积缩小。 下图示意第四纪中国重大环境演变事件关系。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Ⅰ、Ⅱ、Ⅲ代表的地理事件分别是( B ) A.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区域干旱化趋向 B.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C.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海进与海退、区域干旱化趋向 D.区域干旱化趋向、海进与海退、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解析:根据关联图中的信息可知,“寒冷期与温暖期交替”并不会导致区域干旱化趋向、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等现象的发生,只能造成海进与海退;图中Ⅲ对Ⅱ产生影响,且Ⅱ受现代季风形成的影响,故Ⅱ为区域干旱化趋向、Ⅲ为青藏高原大幅度隆起。 7.气候冷暖交替对我国地理事物变化的影响是 ( C ) A.气候暖湿有利于黄土堆积 B.气候冷干有利于黄土侵蚀 C.最暖时期海平面显著上升 D.最冷时期温度带显著北移 解析:气候暖湿增加了降水量,造成黄土高原的黄土侵蚀加强,而气候冷干则有利于黄土堆积;温暖期有利于冰雪融化,造成海平面上升;气温降低使我国的温度带向南移动。 下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8~9题。 8.关于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解析:甲分布在西北内陆,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少,光照充足。乙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形是山地和平原,冻土广布。丙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淋溶作用强,土壤肥力差,水源充足。丁位于长江流域,以流水侵蚀为主。 9.关于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甲地根系发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