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础测试 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读我国建筑气候区划图,完成1~2题。 1.上图中( A ) A.各区域是按照单一指标划分的 B.各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C.各区域的分布范围相当 D.各区域之间的边界清晰明确 解析:图中各区域是按建筑气候单一指标划分的;各区域内部特征并不完全一致;各区域的分布范围也不相同;气候类型本身具有过渡性,因此,图中各区域之间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并不清晰明确。 2.从a到d( D ) A.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大 B.传统房屋窗户越来越小 C.现代楼房高度越来越大 D.传统房屋墙壁厚度越来越薄 解析:从a到d反映出我国从北到南地理环境的差异。从a到d,冬季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现代楼房间距越来越小;从a到d热量条件越来越好,为了更好地散热,传统房屋的窗户越来越大,墙壁越来越薄;现代楼房高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受自然环境影响不大。 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读图,完成3~4题。 3.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 D ) 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 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 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 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解析:第二产业就业比重变化不快,A错误;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B错误;该题并没有体现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C错误;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增加,故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D正确。 4.为增强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近期安徽省中小城市可以着力发展( A ) A.劳动力导向型和原料导向型工业 B.技术导向型和市场导向型工业 C.动力导向型和劳动力导向型工业 D.原料导向型和技术导向型工业 解析:动力导向型工业、技术导向型工业对就业和农业产业化的带动作用较小,A正确。 下图是中国水稻种植区域变化图。读图,完成5~6题。 5.从原始社会到现今,我国水稻种植区域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A ) A.技术改革 B.气候 C.市场 D.交通 解析: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提高,水稻种植区域的范围不断扩大。 6.导致现今新疆水稻种植面积比东北地区小的主要因素是( D ) A.国家政策 B.地形 C.光热资源 D.水源 解析:新疆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不适宜水稻的种植。 下图是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土地面积、水资源总量、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读图,完成7~8题。 7.a、b、c、d代表的资源分别是( A ) A.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人口、耕地 B.耕地、土地面积、人口、水资源总量 C.人口、水资源总量、耕地、土地面积 D.土地面积、人口、耕地、水资源总量 解析:我国水资源的分布特点为南方地区多,北方地区少;我国耕地资源的分布特点为北方地区多,南方地区少。由此可判断出答案为A。 8.北方地区的资源配置现状会导致( C ) A.耕地后备不足 B.水资源浪费严重 C.缺水问题突出 D.人均土地面积少 解析:我国北方地区耕地多,水资源少的配置状况会使北方地区缺水严重。 下图示意我国甲、乙两区域。读图,完成9~11题。 9.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甲区域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乙区域以雨水补给为主 B.甲区域以内流河为主,乙区域以外流河为主 C.甲区域水系呈向心状,乙区域水系呈放射状 D.甲区域以春汛为主,乙区域以夏汛为主 解析:甲位于塔里木盆地,河流水源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形成夏汛。乙位于海南岛,河流水源以雨水补给为主,汛期以夏汛为主。 10.甲、乙两区域分别盛产棉花和天然橡胶,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B ) ①夏季热量充足 ②劳动力价格较低 ③农业科技发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