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023620

第三单元第一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导学案)

日期:2025-04-29 科目:历史与社会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8次 大小:174492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第三,单元,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①掌握秦朝的建立、秦朝的疆域;分析秦能够统一的历史原因; ②掌握秦始皇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二、学习重点:掌握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知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具体内容。 三、学习难点:通过对秦始皇确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分析,认识这种制度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四、课前自主学习 (一)秦的统一 1.背景:秦国通过_____,实力日益增强,在与六国的争战中不断取得胜利。 2.秦朝的建立 (1)时间:公元前_____年。 (2)建立者:_____。 (3)定都:_____。 (4)过程: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相继灭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国,统一了全国。 (5)影响:结束了诸侯国长期__割据混战__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_____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二)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 (1)建立者:_____。 (2)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①秦王嬴政自称“_____”,确立了皇帝_____的地位。历史上称他为“_____”。 ②建立起_____的_____制度: a.国家大事,由_____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b.在中央,皇帝以下设_____、_____和_____,分别掌管_____、_____和_____。 c.在地方,废除了西周以来的_____,统一采用了_____。郡下设县,县下设乡、里。 秦朝机构设置识记技巧: 2.文化 (1)背景:战国时期,各国文字各不相同,中国地广人多,方言各异,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 (2)措施:秦统一后,将秦的_____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来又出现了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 (3)意义: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_____的重要纽带。 3.经济方面 (1)背景:战国时期,各国的货币和度量衡各不相同,影响各地经济交流,贸易往来不畅。 (2)措施:废除东方六国各自的货币,在全国统一使用_____的秦国铜钱;同时,统一了_____、_____、_____。 (3)意义: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秦朝的度、量、衡是三种计量单位:计算物体长短的器具叫度,即今天的尺子;测量物体容积的器具叫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器具叫衡。 4.交通 (1)背景:在诸侯割据的_____时期,各地道路的宽窄不同,而且各国还在路上设置了许多路障和堡垒,用于_____,使得车辆难以通行_____。 (2)措施:秦统一后,秦始皇下令大修_____,拆除所有路障,统一全国车辆_____之间的距离。 (3)结果:车辆在全国畅行无阻。 5.思想 (1)目的:加强_____。 (2)措施:秦始皇采纳丞相_____的建议,发布_____,规定除政府之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方面的书籍,其余一律集中焚毁。后 来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00多个儒生全部活埋。这就是“_____”。 (3)危害:对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三)秦朝疆域 通过秦始皇的开拓和经营,秦朝疆域广阔,东到_____,西抵_____,南至_____,北达_____,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五、问题探究 1.秦国为什么能够灭掉六国完成全国统一? 2.秦始皇统一天下有什么重大的意义? 3.俗话说“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秦王消灭六国,实现了秦的统一,建立了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那么,他是否已经大功告成,一劳永逸呢?他面临着哪些困难呢? 4.《史记》中有“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执,书同文”的文字描述,请你说说这句话的大意。它指的是发生在什么时代的历史事件?这时国家的发展其有什么重要意义? 5.结合当时的历史情况,谈谈你对“焚书坑儒”的看法。它对中国古代社会、文化造成了哪些影响? 6. 关于秦始皇的功和过,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有的人盛赞他为 “千古一帝”,有人则咒骂秦始皇“以暴虐为天下始”。 西汉贾谊:《过秦论》:帝失误、臣失语、不仁义、失民心。  唐代李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