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25395

初中地理10个易混概念辨析

日期:2024-05-06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10次 大小:1877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初中,地理,10个,易混,概念,辨析
  • cover
初中地理10个易混概念辨析,不要在这里翻船! 热量与光照 光照———主要是指直接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光照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日照时数的多少,而影响日照时数的因素主要与昼夜长短、天气、海拔高度有关。通常太阳高度角越大,晴天多,日照时数越长,光照就越充足。一般在光照充足的地区,农作物光合作用强,单产高,比如新疆的长绒棉、青藏高原的青稞。 热量———是指某一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热量,它是太阳辐射和地表、大气各种物理过程的综合结果。一个地区的热量主要取决于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一般来说,纬度低,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多,热量高;纬度高,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少,热量低。热量状况最直观的描述就是温度。 【区别】光照充足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例如青藏高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 积温与无霜期 积温———我们知道,温度是影响农作物生长与发育的主要因素。由于大多数农作物只有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 ℃以上时才能活跃生长,因此我们把日均温达到10 ℃以上的持续时期视为作物的活跃生长期。把作物生长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做积温。积温的多少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期的长短,能直接影响作物长势和生长季节。根据≥10 ℃积温的多少,我国自北向南可以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积温越来越多,农作物的生长期也是越来越长。 无霜期———是指一地春天最后一次霜至秋季最早一次霜之间的天数。无霜期直接影响育苗移栽的时间,决定了播种的时节。在实际生产中,真正有危害的是霜冻,因此应该叫无霜冻期,即春季最后一次霜冻(终霜冻)至秋季第一次霜冻(初霜冻)之间的天数。 昼夜现象、昼夜更替与昼夜 昼夜现象———指由于地球是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而引起地表向日的一半明亮而对应的另一半黑暗的现象。它是由地球本身的性质造成的。 昼夜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上任何一个地点(极昼、极夜地区除外)的白昼与黑夜以一个太阳日(24小时)为周期的交替现象。 昼夜长短———是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使除赤道以外的地区昼夜长短产生周期变化的现象。 地方时、时区、区时、北京时间、国际标准时间 地方时———因经度不同的时刻。地球上有无数个地方时,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时区———1884年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将全球分成24个时区,其中东西12区各半个时区。 区时———国际上规定每一时区都采用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这种时间称为区时。 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的标准时间,即东8区的区时或东经120度的地方时。 国际标准时间———即0度经线的地方时也称格林尼治时间或中时区的区时。 正午太阳高度与太阳高度 太阳高度———是指太阳光线与地平面的夹角,昼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上,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太阳光线在地平面之下,太阳高度小于0;晨昏线上,太阳光线在地平线上,太阳高度等于0;一天随着时间变化,太阳高度也在变化。 正午太阳高度———是指一天中正午时刻的太阳高度,它是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能直射地区,阳光直射时正午太阳高度可达最大值90°,无直射地区最大值不能达到90°。 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生态破坏———是指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如生物、土壤的破坏,造成土地沙化、土地次生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气候与天气 气候———是指整个地球或其中某一个地区一年或一段时期的气象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