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26744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0课 竹 浙美版

日期:2024-05-16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4次 大小:32025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0课,美版
  • cover
竹 教学目标 1.掌握水墨画竹及简单的竹制工艺品的制作方法,了解传统的竹文化。 ? ? 2.欣赏与竹相关的名作、竹制工艺品,探索竹文化,在临摹、制作与竹相关的作品中感受竹文化的魅力。 ? ? 3.领会传统文化中将植物人格化的内涵,激发热爱民族文化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 ? 1.教材编写思路。 ? ? 竹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品格的象征之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与松、梅一起被称为“岁寒三友”,又与兰花、菊花、梅花一起被称作“四君子”,象征着高洁、虚心、坚韧等品格,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墨竹更成为花鸟画的基础画种之一,中国画画家几乎都会画竹子,苏东坡有诗云:??“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这诗句充分表达了中国人的爱竹情趣和爱竹心态。本课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 课本通过对北宋文同的《墨竹图》、清代郑板桥的《兰石图》及现代石增泉的《中国精神》等作品的欣赏,使学生了解竹子是中国文人画家借画言志的重要表现题材。学生从竹子的图片、描写竹的摩崖石刻及竹的画法示意图中了解竹子的品种及结构,自主探究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了解竹子的象征意义和水墨竹子的画法,掌握竹的形态、构图要点、疏密 关系等要素。课本还选取了竹皮的制作过程、民间艺人编织竹制品的图片以及竹制生活用品和竹制工艺品,引导学生贴近生活、观察生活,去发现欣赏生活中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激发动手制作的欲望,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感受愉快、美好的情绪。 ? ? 2.重点、难点。 ? ? 重点:了解传统的竹文化,认识竹所具有的优秀品格。 ? ? 难点:在用水墨的方式表现竹时,能较好地掌握画墨竹时用笔用墨的方法,能合理利用技法制作竹子工艺品。 教学课时2课时 四、教学设计 ? ?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 ? (学生)毛笔、墨、宣纸、水、临摹范本等与画墨竹相关的材料。 ? ? (教师)毛笔、墨、宣纸、水、临摹范本等与画墨竹相关的材料。 教学过程 ? ? 1.提问导人: ? “竹”字的演变 教师谈话导入活动: 我常常为我前面的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嘻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精灵,你看吧,每个字在不同时代都有不同的风韵。比如在———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的“竹”,聪明的你猜一猜:它们长什么模样? 甲骨文 象形文字 金文 隶书 甲骨文 教师解说:“说文解字“像两根细枝上垂下的六片叶子 篆书文字: 教师谈话:加强叶子下垂、堆叶成簇的形象。 隶书文字: ? 教师谈话:在没有纸张的时候,竹用以记载文字有了竹素、竹书、竹简,从战国到魏晋长达八百年的岁月里,人们皆用“竹简”写字、刻字、著书立说,像《论语》《尚书》等经典都写在竹简上。由于竹简的利用,汉字的保存可以上溯到殷商时期。以象形表意为特征的方块汉字也因竹简而被固定下来,逐渐形成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 板书课题:《竹》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竹,画画竹,和竹交朋友。 2.深入感知。 ? (1)、举行“咏竹大会”,让学生说说关于竹子的诗句、词语及故事等。 词语:胸有成竹 势如破竹 句子: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雪梅无仰面花?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教师谈话:竹有“梅兰竹菊“四君子之称,与”梅、松、竹“有岁寒三友之一的美誉。大画家郑板桥更是留下了大量与竹有关的绘画与诗句,”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大诗人苏东坡更是留下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名言。??竹空有节,襟怀若谷;竹叶低垂,低首虚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