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32561

第18课《怀疑与学问》课件(两课时,共49张PPT)+教学设计+素材+同步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4-05-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2607638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PPT,练习,同步,素材,教学设计,49张
    (课件网) 语文部编版 九年级上 顾颉(jié)刚 第五单元 第18课 怀疑与学问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产生了怀疑,因而得出了自由落体定律;瓦特因为有“水开了,壶盖为什么会跳起来”的疑问,发现了蒸汽的力量;哥白尼对前人的成果不盲从,因而提出了地动学说;牛顿因为有“苹果为什么会落地”的疑问,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些创造都是从怀疑中来,那么怀疑和学问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学习顾颉刚先生的《怀疑与学问》。 学习目标 1、读懂课文,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和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怀疑精神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理解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2、学习本文明白朴实、简洁准确、通达流畅、长短相宜的语言。 3、学习本文通过事例论证、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述的过程,学习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4、学习本文先作论述后提出论点的写法和层进式论证法、对比论证法。 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古史辨学派创始人,现代历史地理学和民俗学的开拓者、奠基人。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部,历任厦门、中山、燕京、北京、云南、齐鲁、中央、复旦、兰州等大学教授,中山大学历史语言研究所主任、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主任等职。1949年后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和辨伪,有不少创见。主要作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杂识》(初编)等。 背景资料 本文选自《宝树园文存》卷三(中华书局2011年版)。1922年,顾颉刚先生到上海任商务印书馆编辑,这段时间他与胡适和钱玄同通过信件讨论群经辨伪问题,开始复兴历史上的疑辨运动,并把儒家的辨伪变成历史家的辨伪。在1923年提出了“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的学说,引起了一场古史大论战。1926年,顾颉刚把论战双方的文章收集起来,编成《古史辨》第一册,于是,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怀疑与学问》即为此段时间所作。 关于文中提到的四位古代学者 程颐(1033-1107)北宋理学家。曾和兄程颢学于周敦颐并同为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二程的学说后来为朱熹所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张载(1020-1077)北宋理学家。曾任崇文院校书等职。讲学关中,故其学派被称为“关学”。 资料链接 戴震(1723-1777),清代思想家、学者。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 》。对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均有深入研究,对经学、语言学也有重要贡献,卓然为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有力地批判了理学家。所谓“理在事先”等理论,强调了从具体考察事物中认识事物规律的必要。后人编有《戴氏遗书》。 朱熹(1130-1200),即文中的“朱子”。南宋哲学家、教育家。广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至自然科学有不同程度的贡献。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力学体系,也称程朱学派。他的博览和精密分析的学风对后世学者有很大影响。 资料链接 证明或补充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喻证法) 道理论证(引证法) 举例论证(例证法) 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 分论点 中心论点 论证: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据:用来证明和支撑论点的材料。 论点: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 议论文 三要素 文体知识 证明 预习检查 1.给下面蓝色的字注音 程颐( ) 譬如( ) 步骤( ) 盲从( ) 懒惰( ) 塾师( ) 大儒( ) 流俗( ) 停滞( ) 虚妄( ) 辨别( ) 折扣( ) 腐草为萤( ) 顾颉刚( ) 不攻自破( ) yí pì zhòu duò shú rú zhì wàng biàn yíng jié zhé máng sú gōng 2.解释下列词语。 预习检查 虚妄: 墨守: 不攻自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