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4088

【精品练习】中图版 地理必修3: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日期:2024-06-27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36次 大小:58724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精品,练习,图版,地理,必修,第一章
  • cover
一、选择题(25×2=50分) 1.下列关于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各要素的整体性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B.区域是人们根据区域间的相互联系,在其开放性的基础上进行划分的 C.区域是由人们进行划分的,主观性很强,无论按什么指标划分,其结果大致相同 D.人们划分区域是为了了解各区域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解析:选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性基础上划分的,划分指标不一,其结果不同。 2.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  ) ①冬小麦与春小麦主要产区的分界线 ②农区畜牧业与牧区畜牧业的分界线 ③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④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的分界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选B。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①1月份0℃等温线大体经过这里;②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③长江水系与黄河水系的分界线;④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分界线;⑤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⑥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⑦8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体经过这里;⑧南方水田区和北方旱作区的分界线等。 3.东部季风区中,跨地势两级阶梯,且地区间水分条件差异显著的自然地区是(  ) A.东南地区 B.华中地区 C.华北地区 D.东北地区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内部的差异情况。 4.下列传统民居各对应的分布地域不正确的是(  ) A.蒙古包———呼伦贝尔草原 B.架空支撑的房屋———青藏高原 C.平顶屋———塔里木盆地 D.白色墙壁的房屋———撒哈拉沙漠 解析:选B。本题以传统民居为切入点,考查文化景观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架空支撑的房屋一般修建在山地或河谷地区,主要是由于山地和河谷地区地表起伏较大,地表水流多, 架空支撑不仅使房屋楼面平坦,还可以通风避潮,多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青藏高原气候寒冷,房屋多为厚墙壁的石屋。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图,回答5~6题。 5.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6.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形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解析: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好、工农业都较发达的地区。人口众多,但水资源严重不足,制约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该地区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夏半年光热较好、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利于棉花生长,地形和土壤条件不是气候要素。 答案:5.B  6.D    下图为中国地理四大区域图。读图,回答7~9题。 7.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主要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旱涝灾害 B.b———土壤肥力 C.c———水源 D.d———低温 8.d地区种植农作物单产量高的自然原因是(  ) A.二氧化碳浓度高 B.气温高 C.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适中 9.有关b与c之间大致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流区与外流区 ②种植业与畜牧业 ③春小麦与冬小麦种植区 ④湿润区与干旱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第7题,b地区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是旱涝、风沙和盐碱。第8题,d区域海拔高,大气稀薄,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气温低,作物呼吸作用弱,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的积累。第9题,b区域属外流区, c区域属内流区;b区域属种植业区,c区域属畜牧业区。 答案:7.B 8.C. 9.A 10.三个经济地带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差别是(  ) A.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B.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的配置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 D.经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