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简谐运动的描述 从简谐运动的正弦函数表达式中,我们知道(ωt+φ)表示相位,你能据此表达式导出相位的单位吗? 提示:由ω=及ωt+φ知ωt+φ=t+φ,其中φ表示角度,t也表示角度,所以其单位应为角度的单位———弧度. (1)在一个稳定的振动系统中,振幅是不变的,它与振动系统的周期(频率)或质点的位移无关. (2)振幅是标量,它没有负值,也无方向,它等于振子最大位移的大小,却不是最大位移. 2.全振动 (1)如图,如果从振子向右通过O点的时刻开始计时,它将运动到M,然后向左回到O,又继续向左运动到达M′,之后又向右回到O.这样一个完整的振动过程称为一次全振动. 若从图中P0点向右运动开始计时,经历的一次全振动应为P0→M→P0→O→M′→O→P0. (2)全振动的等时性:不管以哪里作为开始研究的起点,弹簧振子完成一次全振动的时间总是相同的. (3)对一次全振动的认识 对做简谐运动的物体,某一阶段的振动是否为一次全振动,可以从以下两个角度判断: ①从物体经过某点时的特征物理量看,如果物体的位移和速度都回到原值(大小、方向与初始状态完全相同),即物体完成了一次全振动. ②看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等于振幅的四倍. 3.周期 简谐运动的周期与什么因素有关? 简谐运动的周期公式:T=2π. 公式中m为做简谐运动物体的质量,k为做简谐运动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跟位移大小的比值.(特例: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k指弹簧的劲度系数) 4.频率 (1)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叫做振动的频率,用f表示. (2)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 (3)意义:频率是表示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大,表示振动得越快;频率越小,表示振动得越慢. (4)频率与周期的关系:T=. (1)简谐运动的频率(周期)由振动系统本身的因素决定,与振幅和其他因素无关,因此又称固有频率(周期). (2)简谐运动的频率不是用来描述振动物体某时刻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而是用来描述完成一次全振动快慢的物理量. 5.相位 在物理学中,我们用不同的相位来描述周期性运动在各个时刻所处的不同状态. 【例1】如图所示,弹簧振子以O为平衡位置在BC间做简谐运动,则( ) A.从B→O→C为一次全振动 B.从O→B→O→C为一次全振动 C.从C→O→B→O→C为一次全振动 D.从D→C→O→B→O为一次全振动 【导思】 思路1:全振动的意义是什么?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时,一定回到了初位置,且以原来相同的速度回到初位置. 思路2:全振动中路程与振幅有固定关系,即一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振幅的4倍. 【解析】 一次全振动不是必须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只要再次同向经过某一位置,就完成了一次全振动,运动时间就是一个周期,运动的路程为4个振幅. 【答案】 C (多选)如图,弹簧振子在BC间做简谐运动,O为平衡位置,BC间距离是10 cm,B→C运动时间是1 s,则( CD ) A.振动周期是1 s,振幅是10 cm B.从B→O→C振子做了一次全振动 C.经过两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40 cm D.从B开始运动经过3 s,振子通过的路程是30 cm 解析:振子从B→O→C是半次全振动,故周期T=2×1 s=2 s,振幅A=OB==5 cm,故选项A错.从B→O→C→O→B是一次全振动,故选项B错误.经过一次全振动,振子通过的路程是4A,两次全振动通过的路程是40 cm,故选项C正确.T=3 s为1.5次全振动,路程是s=4A+2A=30 cm,故选项D正确. 【例2】 一质点在平衡位置O附近做简谐运动,从它经过平衡位置起开始计时,经0.13 s质点第一次通过M点,再经0.1 s第二次通过M点,则质点振动周期的值为多少? 【导思】 由于振动的往复性,质点经过某一位置时因速度方向不确定会导致多解. 【解析】 将物理过程模型化,画出具体情景.设质点从平衡位置O向右运动到M点,那么质点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