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 (填一填) 一、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1.褶皱山 (1)褶皱:岩层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产生的一系列波状弯曲。 (2)形成地貌 (3)板块构造学说 ①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大板块 ②板块运动 2.断块山 (1)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两侧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形成断层。 (2)形成地貌 ①水平位移:错断原有地貌或派生出若干地貌 ②垂直位移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层是不是受力断裂,二是看它是否沿断裂面有明显的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 3.火山 (1) (2)火山构造:火山口、火山锥。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山地对交通运输影响大的原因:相对高度大,地形崎岖。 2.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看一看) [教材P74活动] 1.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乙地是背斜,甲地是向斜。 2.乙地由于背斜顶部受到张力,物质疏松,易被侵蚀成谷地。甲地由于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更加坚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3.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东西走向的地下隧道,应该选择在乙地。因为背斜的岩层走向类似于石拱桥,能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而且不利于地下水储存,便于施工。 [教材P76活动] 1.从表4.1分析,铁路的最大限制坡度远远小于公路,说明其对地形的要求较高;从表4.2分析,山地地区修铁路的工程量和造价均比平原、丘陵地区高。综合分析来看,在山区修铁路比较困难,而发展公路相对容易些。 2.(1)公路选线时考虑了地形、河流、沼泽等自然因素。公路在山谷中穿行时,呈“之”字形弯曲,减少陡坡的影响,同时道路尽量避开陡坡面;公路跨越河流时需要修建桥梁;公路避开沼泽地。 (2)山区人口主要集中在山间盆地和河谷地带。公路在选线时要尽可能多地联系居民点,方便人们出行,这说明人口和聚落等人文因素,也是公路选线时要考虑的。 (做一做) 1.判断题 (1)背斜岩层向上拱起,一定形成山地;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一定形成谷地。( × ) (2)我国汾河谷地和渭河平原形成的主导原因是外力作用———流水沉积。( × ) (3)山区交通以公路为主,其次是铁路。( √ ) 2.选择题 关于地质构造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产物 B.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中最常见的两种基本构造 C.判断背斜、向斜的主要依据是地形形态上的差异 D.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地或高地 解析:判断背斜和向斜不能单从形态上分析判断,因为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仅是褶皱的一般形态。对于复杂的褶皱,单从形态上判断是不科学的,岩层新老关系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主要依据。 3.填图题 写出图中A地的地质构造与地貌。 地质构造:向斜。 构造地貌:向斜山。 主题一 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 人们常说:“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人们还说:“恒山如行,华山如立,泰山如坐,衡山如飞,嵩山如卧。” (1)你知道雄伟的泰山,“险”“立”的华山是怎么形成的吗?按成因它们属于哪一类山地呢? 提示:泰山、华山都属于断层一侧岩块上升而形成的;属于断块山。 (2)世界最高的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是怎么形成的?按成因它属于哪一类山地呢? 提示:喜马拉雅山脉是岩层受水平挤压力的作用,发生弯曲变形而形成的;属于褶皱山。 1.褶皱的特征与应用 常见的地质构造有褶皱和断层两种形式,褶皱包括背斜和向斜两种基本形态,其判断的依据和对地貌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背斜 向斜 一般形态 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 中间老,两侧新 中间新,两侧老 常见地形 山岭 谷地 倒置地形(差别侵蚀) 成因 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物质易被侵蚀成谷地 向斜槽部受到挤压,物质坚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