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8049358

高一年级地理(鲁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一课时)课件(11张ppt)+教案+测试

日期:2025-10-20 科目:地理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81次 大小:19198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一,高一,人口,教案,ppt,11张
    (课件网) 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三节 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运用相关资料,说出世界和我国的 人口分布规律; 2.举例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一、人口分布 1.衡量指标: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思考:读图1-3-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格局 两者之间有何差异? 图1 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对比 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活动1 结合课本P17图表,完成下面问题: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 (2)北半球人口密集的地区有哪些? (3)这些地区人口密集的原因是什么? 东亚和南亚平原面积广阔,大部分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发达。 欧洲西部是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地区,工业和商业贸易 繁荣,人口分布密集。 北美五大湖区是世界最发达的工业和金融、贸易区。 3.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活动2 结合课本P18活动,完成下面问题: (1)中国人口分布特点? (2)说出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主要有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活动3完成下面连线,并解释其原因: ·自然环境因素 地形 气候 水资源和土壤 矿产资源 ·青藏高原人口稀少 ·世界约80%的人口居住在北半球温带地区 ·巴西人口大多数居住在高原地区 ·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人口分布密集 ·干旱地区人类往往逐水而居,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成点状、线状和片状分布 ·我国东北地区人口密度也比较大 ·克拉玛依、大庆等城市从原来的人口稀少到现在人口密集 ·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现在成为人口众多的繁华都市 ·社会经济因素 生产力发展水平 生产活动方式 交通运输条件 政 治 文 化 ·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大量向发达国家迁移 ·农业社会, 农业发达地区人口稠密, 而工业社会工业化带动城市发展, 人口迅速向城市集中 ·株洲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旧金山的唐人街, 是华人聚集地 ·巴西迁都巴西利亚改变了人口布局 活动4 结合课本P19活动,从自然和社会角度,分析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1.自然环境优越。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势低缓、气候温暖湿润、河网密布、交通方便。 2.经济实力雄厚。这里开发历史悠久,农业发达,又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和近代科技集中的地区,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迅速,吸引了大量外地人口的迁入。 3.政策因素。 世界人口分布 中国人口分布 自然环境因素 特点 原因 地形 海陆 小结: 歌诀法记忆世界人口分布格局 人口分布不平衡,角度不一结论同。 纬度分布中低纬,海陆分布近海倾。 垂直分布集平原,人口稠密顺自然。 苔原冰原与亚寒,人烟稀少因严寒。 雨林湿热沙漠干,地势高峻不胜寒。 以上三处人口少,只因自然不够好。 大洲分布差异大,量多速快亚非拉。 西欧北美东南亚,四大区域密度大。地理(鲁教版必修2)第一单元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教学分析】 1、课程标准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本条“标准”要求学生能分辩这两个概念,明确这两个概念对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目的是要学生认识到环境对人类活动的支持能力有一个限度,人类活动如果超越了这一限度,就会造成种种环境问题。人类如果要想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达到“人口合理容量”这一长远目标。反思自己所在区域的生产生活状况,知道一个公民对社会发展应担负的责任。 2、教学内容分析: 教与学的活动应重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