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61412

(中职)中国历史全一册 第三章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时期的政治概况和文化 教案(表格式)

日期:2024-05-05 科目:历史 类型:教案 查看:52次 大小:7168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教案,文化,概况,政治,义和团运动,时期
  • cover
《中国历史》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课题和内容 第三章 戊戌变法和义和团运动的政治概况和文化 教学周次 13 课时数 2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能说出戊戌变法的历史背景 (2)能说出戊戌变法的内容和影响以及失败的原因 (3)能说出康有为等维新变法运动的主要倡导者 (4)知道义和团运动兴起的原因,过程以及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5)知道《辛丑条约》的内容 情感目标: (1)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辨证地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概括、分析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培养学生逐步掌握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通过对《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相互联系比较,提高比较分析的能力。 运用目标: 树立危机意识,增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奋斗的信心。 感受到维新志士在民族危难之际,以天下为己任的人生价值观和献身精神。 教学重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教学难点 1. 戊戌变法的作用、失败原因。 2. 分析《马关条约》及影响。 教学策略 在教学中,主要采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戊戌变法以及义和团运动的政治经济概况,引导学生树立危机意识,增强为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而奋斗的信心。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展示图片《习书记出访英国》,中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中国有没有尝试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做出了怎样的尝试? 学生观看图片,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通过图片,引起学生兴趣,导出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 1.播放视频《戊戌变法》,引导学生了解戊戌变法的过程和结果。 2.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戊戌变法相关知识点,并指导学生改正学案。 (1)变法的原因: 戊戌变法的经济实力和阶级基础是:19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初步 发展 思想条件是:19世纪70年代, 西学 的不断传入和早期维新思想 导火线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失败和 《马关条约》的签订 性质是:救亡图存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 (2)过程 变法开始:1898.6.11; 变法标志:颁布“明定国是”诏。 变法失败:1898.9.21; 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 说明变法历时103天,故戊戌变法又称为“百日新政”。 (3)探究活动:光绪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4)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失败原因:指导学生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四方面概括。 引导学生从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习惯势力抵制和慈禧太后仍想掌权三方面思考。 观看视频,做好笔记,改正学案。 根据教师引导整理以下知识点: (1)变法开始的时间及标志,主要内容。 (2)变法失败的时间及标志。 (3)光绪帝支持变法的原因 1、巩固封建统治,希望有所作为,不当亡国之君; 2、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夺回最高统治权; 3、也有爱国、保国、抵制外强的思想。 (4)参与变法的主要人物。 (5)失败的原因。 1、封建顽固派的强烈反对。 2、光绪帝没有实权。 3、脱离了群众。 4、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通过概括、分析戊戌变法成败得失,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逐步掌握用辩证的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方法。 (二)义和团反帝运动 播放视频《义和团运动》,引导学生探究义和团的过程和结果。 1、义和团兴起的原因 根本原因:帝掀起瓜分狂潮,民族矛盾尖锐 直接原因:教会猖獗,反洋教斗争发展 2、为什么会首先在山东兴起? 山东受列强侵略早;是瓜分狂潮的起点;山东洋教会势力猖獗 3、口号:扶清灭洋 4、中心转移:山东-直辖-京津 5、高潮: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6、结果:被中外势力镇压 7、介绍《辛丑条约》的内容。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思考问题: 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结果是什么? 了解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通过视频播放,帮助学生掌握义和团运动的过程和结果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