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6336

【精品同步课件】人教版 历史 必修3: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日期:2024-06-23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140190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教育,中国,现代,一课,第二十,精品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程标准 了解我国教育发展的史实,理解“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深刻含义。 课堂探究讲义 速效提能演练 课外视野拓展 第二十一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教材研读学案 教材研读学案 人民教育的奠基 1.拉开序幕:1949年底,第一次_____工作会议召开。 (1)内容 ①建立_____事业。 ②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_____开门,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2)意义:成功地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新中国的人民教育。 全国教育 人民教育 广大工农 2.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_____、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3.采取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_____的学校教育制度。 4.取得成就 (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_____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_____的建设人才。 德育 半工半读 国民教育 德才兼备 社会链接 2010年6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的纲要(2010~2020年)》,强调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教育改革和发展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 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1)很多师生都被卷入“_____”批走资派活动中,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 (2)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_____”,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影响 (1)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整个民族_____大大下降。 (2)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扫四旧 工农兵学员 文化素质 图文探究 右图是人民欢送工农兵学员上 大学。1970年6月27日,中共 中央批转《北京大学、清华大 学关于招生(试点)的请示报告》: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计划于本年下半年开始招生。招生办法实行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相结合的办法。全国首批招收的工农兵学员共4万余人。上述现象反映了“文革”时期教育的发展有何特点? 提示:中国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教育的复兴 1.原因:“文革”结束后,_____刚复出就自告奋勇抓_____。 2.教育改革 (1)“文革”后: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倡导尊师重教。 (2)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3)20世纪80年代 ①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_____,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方针。 邓小平 教育 现代化 ②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_____。 ③中等、高等教育改革。 (4)20世纪90年代 实施高等教育发展的“211工程”计划。 3.教育投资:在实行国家拨款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_____。 4.边远和落后地区教育:加大_____教育发展力度;推动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义务教育法》 “希望工程” 西部地区 社会链接 科教兴国战略,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新中国成立后,国民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量建设人才。“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文革”结束后,中国教育事业重新获得生机。党和人民政府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极大地推动着中国教育的持续发展。 归纳综合 课堂探究讲义 【探究核心问题】 一、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奠基阶段 新中国成立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教育事业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动乱阶段 “文革”期间,中国的教育事业受到极大破坏。教育战线一片混乱,整个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 复兴阶段 “文革”结束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