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806458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日期:2024-06-2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681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专题,西方,人文,精神,起源,发展
  • cover
专题六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第四节 主权在民的政治启蒙 时间:2010-11-11 备课人:吴军、马燕 课时数:两课时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简述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等启蒙思想家的观点,概括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 【知识与能力】 通过对启蒙运动与文艺复兴运动的对比,认识到西方人文精神在经历了文艺复兴并发展到启蒙运动时,相应地,人们也开始从对人的崇拜发展到对理性的崇拜,从而更加明确人文精神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具体表现。 掌握本课涉及的诸位思想家的政治思想,辨明其差异,明确其继承关系,认识到他们各自思想的产生都是与其时代背景紧密相关的。 【过程与方法】 根据教科书和教师印发的相关资料,围绕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的异同这一问题,通过教师讲述和学生讨论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两者在性质上的差异。 课前,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涉及本课思想家的介绍性读物,让学生了解他们的生平,以加深其对政治思想的理解和把握。课堂上,教师主要通过讲述的方法,介绍各位思想家的思想及其产生的时代背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懂得人文精神在社会变革中所具有的独特功能,由此加深对那些为此而做出巨大贡献的哲人和思想家们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要认识到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他们的思想主张也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如伏尔泰并不反对财产上的不平等以及公开赞成实行“开明专制”、康德的积极公民与消极公民之区分等等。为此,我们需要对他们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吸取其合理的一面,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只有如此借鉴,它们方能为我所用,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重点】 掌握启蒙运动的理论表现并理解启蒙运动的性质。 【难点】 理解启蒙的真谛在于运用自己的理智、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言论。 【教学方法】 讨论法、讲述法 【教学过程】 一、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 “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这一目,主要介绍了自然法理论及其代表人物格劳秀斯、霍布斯、伏尔泰、孟德斯鸠以及以狄德罗为代表的百科全书派的思想主张,揭示了自然法论中的天赋人权思想,即人民享有充分的主权,这是自然赋予我们的权利,是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的神圣权利,这正是人文主义精神在自然法论中的发展。 1.霍布斯是17、18世纪流行的自然法和社会契约论的创始人之一。性本恶是他全部政治学说的出发点。根据自然法理论,人人都赋有自然权利,并且由于人性是凶残多疑、损人利己的,所以人们还赋有一项特殊的自然权利,这就是“自我保存”的权利。在“自然状态”中,人们过着独居、贫苦和粗俗的生活,每个人的天性和“自然权利”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和自由;由于不存在一个人人都畏惧的共同权力,人们没有任何约束,这就使他们处于无休止欲望的支配之下,陷入一种可怕的无政府状态。强者欺凌弱者,强者又难免受到弱者的进攻,其结果是谁也实现不了“自我保存”的原则。人们为了保卫自己,结束无政府状态,就必须建立一种足以慑服所有人、使每个人都服从其命令的共同权力。但是,这样的权力不是神授的,它只能来自人们自愿无条件地放弃自己的“自然权利”,在一起相互订立“契约”,同意把自己的一切“自然权利”毫无保留地转让出来,交付给作为“第三者”的某个人或一些人,使他们具有绝对权威,能够进行统一的治理。这样,一个具有“镇慑”作用、强大的政治国家就诞生了,人类也就从无政府状态进入了有政府的和平与安全状态。可见,霍布斯反对无政府主义的根本目的是要建立国家和政府。他的国家和政府是建立在社会契约论基础之上的,这也正是资产阶级国家学说的理论依据。 2.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领袖,他认为,最公正的社会秩序是以自由和所有制为基础的,除此以外还需要有第三个原则,这就是平等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